《杜甫诗三首》PPT课件3
0
《杜甫诗三首》PPT课件3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人。是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仕进无门。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 故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 史”。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 ...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第一行远望,第二行近望,
第三行细望,第四行极望。
2.理清文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 ...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两种解释,一是触景生情,一是移情于物,并无本质区别。
... ... ...
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主 题
这首诗是书写民间疾苦的叙事诗。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藏问于答、从答见问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 ...
1.这三首诗在内容和体裁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首是抒情诗,后一首是叙事诗《望岳》和《石壕吏》属于古体诗,《春望》是近体诗的律诗。
2.你从这三首诗歌的学习里,感受到杜甫思想及诗歌风格的发展变化了吗?
这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也不同。《望岳》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远大的报负,感情热烈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但是人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感情沉郁忧愤,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诗人的思想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对国对民的关注。
《杜甫诗三首》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秋兴八首(其一) 一、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
《杜甫诗三首》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背诵课文,积累诗中文言词语。 2:赏析诗歌中的自然美,品味诗歌意境并体味诗歌情韵。 3:结合诗人..
《杜甫诗三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情境导入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