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感知:
客机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日趋进步,使世界经济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然而,贫穷和富有却永远是一对矛盾,至少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没有消除,让我们默默地阅读课文,并掩卷沉思,在这篇文章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我们又该用怎样的目光来思考人生,解读社会。
作者及背景
丹尼尔·麦克法登,1937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市。1962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和计量经济学实验室主任。2000年,他以“对分析研究离散选择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发展和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 ... ...
1、给下列红色点的字注音。
害臊( sào )教诲( huì )钦佩(qīn )
譬如( pì )纯粹( cuì )载重(zài )
崩溃(kuì )迄今( qì )奢华( shē )
2、解释下面词语。
昂贵: 害臊: 舒适: 教诲:
钦佩: 譬如: 决断: 纯粹:
自欺欺人: 崩溃: 奢华: 介意:
... ... ...
这篇议论文由现象到本质,从现实到理论向少年儿童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贫穷与富裕两种生活状态的不同以及产生贫穷与富裕的原因,并从不同的角度作了深刻、透彻的剖析,他启发广大小读者要正确地看待穷与富,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当今社会上所出现的不公正现象。
特点总结
(1)语言通俗易懂,娓娓道来。
这是一篇议论文,虽然谈的是社会经济问题,但作者却如话家常,把高深的理论,用浅显的语言加以解析,贴近不同的读者,明白之至。
(2)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贴近读者。本文论述过程中,列举了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人物例子,国家现状,如非洲的贫穷,德国的富裕,来说明贫穷和富裕是受到地域的限制的。并且文章还从自身谈起,说明追求富足是人的本性。
... ... ...
如果范进、孔乙己、于勒、“乞丐”、陈小手生活在文中所说的“市场经济”社会,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裕?
提示:安全网不致使穷人太穷,而是否富裕主要靠自己的劳动力、才能、资产、良好的教育、事业心、勤奋、意志力、健康以及运气、机遇等,范进等各有优长欠缺,欠缺最多的是孔,优长最多的是陈。
发布于:2020-10-10 13:19:04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 ... ...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月下独酌》PPT课件 前奏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发布于:2020-08-10 12:29:59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一自然段可分几层?每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介绍坟墓
3、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
文章的第二段又说托翁的坟墓是美的,美在哪里?
给人印象深刻 (找出这些句子)
感人 (找出这些句子)
... ... ...
读完了文章,托尔斯泰的坟墓仅仅是感人?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托尔斯泰坟墓的朴素源于他死前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又源于何处?
一个古老传说
托尔斯泰晚年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
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 ... ...
1、我们想像中的托尔斯泰墓应该是怎样的?
2、托尔斯泰墓实际是怎样的?
3、作者为什么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4、概述本文的写作特点。
... ... ...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 · 托尔斯泰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似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4、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我们常常听到朴素美、自然美、心灵美、社会美等这样一些关于“美”的词语。结合课文请谈谈你对 “美”的看法。
《世间最美的坟墓》PPT课件3 浏览了这些有名的墓地,你觉得哪一座墓最美? 下面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入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为什么 茨威格觉得托尔斯..
《世间最美的坟墓》PPT课件 新课导语 人生事事有选择,但有一件事情是没有选择的,那就是死亡。就因为其无法选择,所以从古至今许多人对生命结局做了各自的诠释,有埃及法老的木乃伊..
发布于:2020-08-04 10:49:48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杜甫,襄阳(湖北襄樊)人,曾祖时迁居河南巩县。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他有着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崇高理想,但命运多舛(chuǎn),一生坎坷。
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反映;而且提供了战乱时期生动的社会画面,故称“诗史”。
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尤为突出,后人称为“诗圣”。
其诗“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染徐瘐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为诗中集大成者。
... ... ...
杜甫一生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漫游(712 —746年)即诞生到35岁,。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岁至44岁。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三年。
4、飘泊西南时期(760—770)49岁至59岁去世。
... ... ...
杜甫简介:
杜甫的生平可分为四个阶段。
1、读书游历时期
杜甫生于仕宦之家,祖父杜审言是著名的大诗人。此时正处于开元盛世,杜甫24岁参加进士考试未能及第,于是游东岳,去齐赵、洛阳、梁宋,与李白、高适等同游。此阶段代表作《望岳》《登衮州城楼》《赠李白》等。
2、困守长安时期
杜甫在长安十年,但一直未能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落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境遇。此时安史之乱尚未爆发,他困居长安十年,进一步了解了人民,认识了统治者,写出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诗作。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 ... ...
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对吗?
提示:不对。诗中写个人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其中写夫妇、父子之爱已与忧君爱国、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这就是文学的典型性。
这首诗以《月夜》为题,抒写夫妻思念的之情,反映了乱离时代的相思之苦。虽只写亲情,但具有广阔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知导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
《短诗五首》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时目标 1. 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味诗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2.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画面,..
《古诗词三首》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今天我们将跟随几位诗人,走进大自然,亲近..
发布于:2020-06-14 16:37:31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岑参(cén shén),唐代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是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岑参赴安息,充任节度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而这首诗便是在西行途中所作。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 ... ...
这首诗叙事了诗人在赴边途中的一个生活场景:旅途劳顿,边地荒远,正好碰到一个返回京都的使者,立马而谈,互叙寒暖,诗人于是请他捎个平安的口信回长安。全诗抒发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
1.诗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疆的思乡怀亲之情的是?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2.诗中表现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3.作者逢入京使为什么要托他报平安?
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与思念亲人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 ... ...
这是一首( ),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 ),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逢入京使》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
《逢入京使》PPT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69),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歌行,作品风格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发布于:2020-06-11 16:46:57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U幕僚,因U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 ... ...
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来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 ... ...
李白与明月
李白作诗,常赋与月,其咏月诗句如珍珠串串、亮星颗颗,尤引人瞩目。都说明月与诗人有不解之缘,李翁恐此缘分最深亦最真。你看他,铺盏豪饮,尚要“举杯邀明月”;桌前就餐,但见“月光明玉盘”;下山途中,邀来“山月随人归”;冥冥梦里,情系“湖月照我影”;送客远行,恭请明月“与人万里长相随”;遥想诤友, 更是“登舟望秋月”;怀旧忆往,“卷帷望月空长叹”;言志抒怀,“欲上青天揽明月”。就是夜半醒来,忽见银辉满地,诗人也难捺激情吟哦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片爱月之心,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发布于:2020-05-25 18:16:20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
... ... ...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散文名篇《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 ...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首联的写作内容?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并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
用“风烟”来修饰“五津”显示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流露对朋友的关切。
... ... ...
颔联写的是什么?从正面写离情而转为劝勉。
劝勉朋友什么?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劝勉朋友不要悲伤,体现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颈联写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是什么?
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此联为什么成为送别诗中的名句?
... ... ...
发布于:2020-05-25 17:53:28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 ... ...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 ... ...
《月下独酌》是李白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诗之一。诗篇描写诗人在月下独自一人饮酒的情景。
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此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诗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诗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当然,这正是诗人对世俗厌倦、对现实失望的反映,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全诗以乐写愁,以热闹写寂,以群写独,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月下独酌》PPT课件2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如且..
发布于:2020-05-25 17:40:42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背景简介:
六十年代初,台湾社会进一步商业化,经济飞速发展,工业文明以他的强势征服了农业文明,也昭示着时代潮流对一切传统事物的冲击是不可逆转的。作者就此引发了思考,写出了他的散文名篇《那树》。
... ... ...
精读课文 感悟探究
1.这棵树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请找出文中能反映它品质的语句。
2.那树惨遭杀戮的原因是什么?
3.借清道妇之口讲述蚂蚁在搬家之前来参加那树的葬礼,用意是什么?
4.“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丛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数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个句子中“咬”“骨粉”“呻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
... ... ...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作者什么态度?
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感受了那树的命运,对待自然,我们又该有怎样的态度呢?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
《那树》PPT课件8 一、了解作家作品: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 主要的 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 、《人生观察》、《长短调》、《世..
《那树》PPT课件7 作者介绍: 王鼎钧,1925年生,笔名方以直,山东人,现旅居美国。著有散文集《开放的人生》《海水天涯中国人》《左心房漩涡》《昨天的云》等15种及小说、评论多种。..
《那树》PPT课件6 作家简介 王鼎钧,1927年生于山东临沂县。著有《人生三书》等集子。他的散文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代表性作品《那树》运用小说的笔法,写一棵茂盛的老树在极端恶劣..
发布于:2020-05-25 16:45:26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 ...
理解内容:
1、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踪)
2、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体会情感:
1、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3、“闲人”指谁?为何自称“闲人”? “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 ... ...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月”的诗句;
2、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记承天寺夜游》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的韵味。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3.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 ... 记承天..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
《记承天寺夜游》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
发布于:2020-05-25 16:06:44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虹 》、《子夜》;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 ... ...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 ... ...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 通过对白杨树形象的分析,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 白杨树的种种特征,可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2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白杨树的“不平凡”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长环境的不平凡 外部形象的不平凡 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 ... ...
布置作业和预习作业
1 抄写词语;
2 背诵课文第7节;
3 深读课文,体会作者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写法。
《白杨礼赞》PPT优质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找出文章线索,概括层意 3.理解作者开篇先写高原景象的用意 ... ... ... 白杨礼赞PPT,第二部分..
《白杨礼赞》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
《白杨礼赞》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把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 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 ... ... 白杨礼赞PPT,第二..
发布于:2020-05-25 16:05:55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学 习 目 标
1、了解作者,掌握祸害、款待、疑惑不解等词语
2、抓住文中对英雄人物的刻画。
3、体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 ... ...
读准下列字词的拼音。
祸 huò 害 hài 款 kuǎn 待 dài
疑惑 huò 不解 jiě(jiè/xiè)
栽在 (zāi) 载 裁 截 哉
... ... ...
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浏览全文后,先思考,后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分析和展示。教师在听取分析后引导统一认识,明确行文思路。
英雄除害 -------- 英雄疑惑-------- 英雄之死
结局悲惨,令人深思.
文章第一句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结构------领起全篇
... ... ...
本文通过对英雄故事的讲述,反映了英雄不被人理解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英雄的悲剧性。
鲁迅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从一个民族对待伟大人物-----英雄的态度就可以知道她的存在状态和未来.
比较-思考-探究
王鼎均、贾平凹 、刘义庆三人所讲的周处的故事,你更喜欢哪一处?为什么?
发布于:2020-05-25 15:02:54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史学家、考古学家,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其作品富有极强的个性和湘西乡土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代表作有《边城》等。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第一部分(1)叙述外人向往桃花源,桃花源人却不以为然。
第二部分(2-7)介绍桃园的风土人情及元洲的山水花草与民风。
... ... ...
1、桃花源是还在,但是是否还如《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动人?为什么?
2、沈从文笔下的桃花源美吗?她美在那里?
3、沈从文笔下的野花与陶渊明笔下的野花又哪些不同?
4、沈从文为什么不写桃花而写生长在山间的兰科植物芷草?
... ... ...
这篇散文主要写了桃源的方位、远近、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重点写了沅江舵手的职责与趣闻,补叙了悲惨的请愿事件。文章通过这些叙写,表现了作者对沅州及桃源的深厚感情。
1、语言极富个性和湘西乡土气息。本文的语言极为精练,有些地方文白相杂,如“忘路之远近乱走一阵……他就说道:‘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这些语句就显得奇妙有趣。文中采用了当地的许多口语,极具湘西乡土气息。
2、内容极具诗情画意。这篇散文的一些景物描写就极具诗情画意,如写沅水两岸的芷草“长叶飘拂,花朵下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写崖石是“黛色无际”,奇葩是“幽香炫目”等,如同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发布于:2020-05-25 14:29:31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1、感情朗读,熟能成诵。
2、把握词意,领略意境。
3、理解苏轼,体会感情。
... ... ...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 ... ...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大声朗读三遍,读顺,难字查字典或作好标记。
2、对照注释理解每一句的意思,不明之处铅笔圈画。
3、领略词的意境之美,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精彩来自细节,好问题来自智慧的头脑,提出问题!
... ... ...
1 、背诵、默写这首词。
2 、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
冬日夜晚,寒气袭人 。我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思绪万千……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富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弯 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一轮满月,会使人联想到美好..
《水调歌头》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理解词义、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底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内心..
《水调歌头》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
发布于:2020-05-25 14:10:37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
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 ...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
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 ... ...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中进士,他是诗人,又兼画师,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他还精通音乐。这些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积极的影响。他的诗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描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因此他和孟浩然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
鉴 赏 分 析
王籍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这首小诗与此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细品味,王籍诗句不免给人以说理的感觉,哲理意蕴十足,但缺乏形象生动的描绘,而这首诗却写得形象逼真,生动自然,情趣无限。
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即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可见还是后来居上。
《夜上受降城闻笛》课外古诗词诵读PPT 第一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河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
发布于:2020-05-25 12:42:59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学诗三部曲
读诗题 知作者
抓字眼 解诗意
诵诗句 悟诗情
... ... ...
高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青年时代仕途失意,高适送别董大,也可能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董庭兰,是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他善古琴,但当时盛行胡乐,受到冷落。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李颀的长诗《听董大弹胡笳声》
《别董大》PPT课件8 高适 河北沧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很不得志。一度做过封丘县尉,不久投笔从军。由于他参加军队的时间很久,熟悉边疆的自然环境和军事生活,写了不少边塞诗。他的..
《别董大》PPT课件7 学诗三部曲 读诗题 知作者 抓字眼 解诗意 诵诗句 悟诗情 《别董大》这首诗从体裁讲是一首_____诗,从内容讲是一首______诗。 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在______送别___..
《别董大》PPT课件6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你知道吗? 《别董大》这首诗从体裁讲是一首_____诗,从内容讲是一首______诗..
发布于:2020-05-25 12:25:13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苏轼是著名的诗人,他同宋代的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又是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他同杰出的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苏轼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1、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 品读语言、感受情怀
... ...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院子里,像水一样空灵澄澈,水中藻和荇交错相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品 味 语 言
1、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
2、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月色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
... ... ...
诵读后比较这首词与前文所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写一两句自己想对苏轼说的话。
1、全文的叙事、写景、抒情都紧扣一个“闲”字来写,作者虽遭贬谪而成为“闲人”,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文中是怎样流露出这种情感的?
2、怎样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含义?
... ... ...
《记承天寺夜游》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的韵味。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3.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 ... 记承天..
《水调歌头》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富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弯 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一轮满月,会使人联想到美好..
《水调歌头》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理解词义、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底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内心..
发布于:2020-05-25 12:18:33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 ... ...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期著名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志而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41岁时便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隐居生活。他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 ... ...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 ... ...
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
形成性测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
B、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
C、村人“皆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
1、找出课文中描写桃林景象的句子,请用一段文字描绘出渔人所看到的那片桃林。200字左右。注意要写出环境静与动的结合,不同层次的景物的色彩。
2、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思考探究 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示例: 1.我是武陵郡的渔人,那天,我顺着溪水打鱼,忽然(遇见桃花源) ..
《桃花源记》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记俨然的俨、间隔的间、诣太守的诣、遂迷的遂等字的读音;熟记垂髫叹惋骥等字的字形;理解豁然开朗要延扶寻等词的意思..
《桃花源记》PPT免费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作家作品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
发布于:2020-05-25 12:06:47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每分钟发生的环境灾难
世界上每分钟损失耕地40万平方米,每年损失耕地21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21万平方米森林消失,每年损失森林11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11万平方米土地沙漠化,每年沙漠化土地6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是252亿吨。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
... ... ...
人类又是怎么样对待这棵大树的?
以交通专家为代表的人类,如计程车司机、伐木工人等.
以老太太为代表的普通人,诸如清道妇.
还有蚂蚁.
千万别忘记还有作者.
... ... ...
你认为作者通过大树的遭遇想表达的是什么?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如何理解“蚂蚁国”里的事情?
一、动植物有预知的能力,比人类还更有灵感;
二、创造一种悲壮气氛,表明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极其缺乏友爱,形成鲜明对比。
... ... ...
这样破坏历史文化的事件,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起。现在,在许多地方还正在发生。
“古城保护神”——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的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近年来因建设导致的对古建筑的破坏,甚于文革。
法学蔡定剑博士:如果一个普通百姓盗挖了一座古墓,他会被判刑,甚至被判死刑;而一个城市的领导犯错误毁掉整个历史文化古城,我们的法律却无从追究!
穿行于浓阴之下,阵阵清风沁人心脾。在浓阴下无忧无虑嬉戏的日子成了我们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人在大自然中,原来是可以那样的物我相亲,任运自在,但是……
《那树》PPT课件8 一、了解作家作品: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 主要的 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 、《人生观察》、《长短调》、《世..
《那树》PPT课件7 作者介绍: 王鼎钧,1925年生,笔名方以直,山东人,现旅居美国。著有散文集《开放的人生》《海水天涯中国人》《左心房漩涡》《昨天的云》等15种及小说、评论多种。..
《那树》PPT课件6 作家简介 王鼎钧,1927年生于山东临沂县。著有《人生三书》等集子。他的散文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代表性作品《那树》运用小说的笔法,写一棵茂盛的老树在极端恶劣..
发布于:2020-05-25 10:39:15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现在,“诸葛亮”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智慧的象征。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完成一、二两段的翻译。
... ... ...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朝廷政治日趋黑暗,官府摇役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
公元207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 ... ...
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是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共65卷,记载三国时期魏 、蜀、吴的历史。
概括前三段的内容:
1、介绍诸葛亮的隐居生活和不平凡的抱负
2、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3、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大计,并表示自己的决心。
学习前三段思考: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是否太狂?作者这样写是什么意图?
2、为什么“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将军宜枉驾顾之”
3、先主诣亮,“凡三往,乃见”,仅仅是表现刘备的求贤若渴吗?
... ... ...
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 将军岂愿见之乎?
4. 将军宜枉驾顾之。”
5.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 ... ...
一、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⒈谓为信然。
⒉将军宜枉驾顾之。
⒊凡三往。
⒋欲信大义于天下。
⒌遂用猖蹶。
⒍汉室倾颓。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隆中对》PPT课件6 作者、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 ,字( ),( )朝安汉人,( )家 ,所著《 》,记载三国时期( )、( )、( )三国60年的历史 。 背景介绍 刘备问..
《隆中对》PPT课件5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陇亩( ) 倾颓( ) 猖蹶( ) 存恤( ) 夷越( ) 胄( ) 殆( ) 沔( ) 诣( ) 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 〖..
《隆中对》PPT课件3 猜一猜 堪爱南阳美丈夫,愿将弱主整匡扶。 片言妙论三分定,一席高论自古无。 先取荆州为家业,后吞巴蜀建皇都。 要知鼎足为形势,须向茅庐指画图。 ... ... ... ..
发布于:2020-05-25 10:28:30
0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