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PPT课件10
0
《白杨礼赞》PPT课件101.给红色字注音
婆娑( ) 楠木( )
秀颀( ) 虬枝( )
无边无垠( ) 开垦( )
坦荡如砥( ) 毡子( )
恹恹欲睡( ) 主宰( )
旁逸斜出( ) 倦怠( )
2.解释词语
1、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2、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3、伟岸:高大挺拔。
4、秀颀:美而高。
5、婆娑: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
6、主宰:主观理解为对事情的变化有决定权力。
7、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 ... ...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 》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是作者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所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并侵犯我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抗战。
揣摩课题中的“礼赞”的意思,把握作者感情。
“礼赞”是崇敬地赞美的意思。
“白杨礼赞”是倒装的动宾短语。
... ... ...
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思考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也是结构文章的线索。
请根据提示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______,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是在第二自然段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的______,第四自然段起______作用,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五段描绘了白杨树的______和______,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第七、八段把白杨树和______联系起来,点明了主题,最后第九段以斥责______赞美白杨树结尾。
... ... ...
研读语段:一段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开头段的作用有哪些?
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引起下文;
起线索作用;
抒发情感,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本文开头段的作用是什么?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线索
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 ... ...
研读语段:七段
1、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赞美白杨树?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怎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2、将四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四个反问句的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不断加深的。
本文运用______,抓住白杨树的______,借白杨树的______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______,歌颂他们______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______的品质的______之情。
1、从第二段中找出你认为运用精准的动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仿照课文倒数第二段,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
... ... ...
车一过托克逊,就进入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除脚下一条黑色的柏油路,两旁和天尽头都是浩瀚无际的黄沙,近处是黄褐色的块状戈壁,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弥漫着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一片死寂。汽车朝瀚海深处驶去,临近塔里木河流域,蓦地钻出一株两株、一丛两丛胡杨树,枯槁的树干和顶端的新绿,在荒漠中挺出一片片绿阴,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瞪大双眼仔细观察,还见匍匐在沙丘的地表上有一层翠绿,车渐渐驶近,方辨识出那是一丛丛蓬勃的细柳一般的植物,中间蓬勃起嫩紫的新红,像姑娘脸上刚刚洇开来的胭脂痕。
同行的新疆朋友告诉我们,这是红柳。
《白杨礼赞》PPT优质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找出文章线索,概括层意 3.理解作者开篇先写高原景象的用意 ... ... ... 白杨礼赞PPT,第二部分..
《白杨礼赞》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
《白杨礼赞》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把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 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 ... ... 白杨礼赞PPT,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