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PPT课件 > 语文PPT课件 > 五年级下册

《勇者的面对》PPT课件4

《勇者的面对》PPT课件4

发布于:2020-05-25 01:32:45

浏览量0

手机《勇者的面对》PPT课件4
课件简介:

让我们一起回顾日军侵华的屈辱历史。

我们一起走进了那段充满血和泪的历史,走进了那段充满屈辱和抗争的历史,我想我们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更加珍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其实直面这段历史,也需要勇气!

我们了解了祖国曾经遭受的劫难与屈辱,那开肠破肚的中国儿童,被奸杀的无辜妇女,堆积如山的尸体,一堆死不瞑目的人头旁日军得意的狂笑,所有这些触目惊心的罪恶画面,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七十多年过去了,世界和平了,但曾经制造罪恶的日本,有许多右翼分子却在无耻的否认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企图掩盖日军侵华的历史真相,许多日本青年不了解事实,用偏见的眼光看待中国,我们今天的故事就从一个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日本青年开始。 

... ... ...

快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中国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一位日本青年山崎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消除了偏见,并勇敢的正视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事实。

山崎的态度是怎样一步步改变的?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 

1、最初山崎的态度体现了山崎是个怎样的人?从那些词句看出来? 

山崎最初的态度:“脸色始终冷冰冰的”、“嘲讽和轻蔑”、“不屑的表情又来了”“垂下了眼帘,可又不服气”、“把头昂的高高的”、 

从这体现出山崎对中国的偏见轻视,对女孩的介绍的中国的质疑,固执的军国主义思想,认为日本是受害国。 

2、当山崎母子旅行归来后,山崎有的态度有什么变化通过那体现出来的? 

“滔滔不绝”、“由衷的发出一声声的赞叹”、 

体现出山崎在亲眼所见中国的大好河山之后对中国由轻蔑转向了赞叹。对中国的看法有所改变。并且不再反对或者怀疑中国女孩对中国的进一步的介绍。 

... ... ...

课文的题目是《勇者的面对》,你认为文中谁是勇者?说说你的理由。

山崎是勇者,敢于正视自己民族不光彩的历史,本文的中国女孩是勇者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想方设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要为民族自由、独立抛头颅,撒热血。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也要据理力争。 

遣唐使: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 ... ...

九一八事变简介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人。

《勇者的面对》PPT课件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历史名词。 2.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和两条叙述线索,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3.通过查阅..

《勇者的面对》PPT课件2 九一八事变 又称沈阳事变、柳条湖事变等,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日军以中国军队炸..

《勇者的面对》PPT课件 作者简介: 辽宁杨延阳,女,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作品曾多次获奖,《勇者的面对》被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本,有小剧本在江苏卫视、辽宁影视频道等..

《勇者的面对》PPT课件4长图
下一个课件:《詹天佑》PPT课件10
立即下载
  • 下载方式

    VIP直接下载

  • 课件页数

    22页

  • 课件大小

    0.38MB

  • 课件格式

    PPT

  • 文件编号

    X43125

  • 上传用户

    可恨的壮壮

  • 打开软件

    wps或office2010及以上

  • 所属栏目

    五年级下册
相关标签:
微信扫码让客服找资料,备注:人人PPT

下载了该课件的人还下载了:

关闭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博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