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成长历程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及重点语句分析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以及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
学习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学习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4、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
... ... ...
海伦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史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亲密朋友。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的崇敬。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 ... ...
祈盼( )譬如( )
迁徙( )栖息( )
觅食( )小憩( )
冥思( )遨游( )
遐想( )花团锦簇( )
搓捻( )繁衍( )
初读课文,说说看文章里主要写了老师的哪件事。
第一部分(第1—13段)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第二部分(第14—21段)莎莉文老师教我走进大自然。
第三部分(第22—39段)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种抽象事物。
... ... ...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 体事物的?
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 “杯子”以及“坐”、“站”、“行”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
... ... ...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
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2、“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运用拟人的手法揭示了与自然相处中感受到自然的严厉、暴躁的一面。
在这些事件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①亲切的拥抱。(平易近人)
②送洋娃娃。(表达爱心,启迪小海伦的智慧)
③“杯”与“水”的争执。(不简单不粗暴;不撒手放弃)
④井房散步。(再次启迪小海伦的智慧)
⑤教会小海伦感受自然。(循序渐进)
⑥对爱的诠释。
... ... ...
爱的确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它升华时,可以奔流不息,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全文真诚地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再塑后的海伦的生命如歌,所延续传承的也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爱的故事。
1、填写动词。
(1)我的手指( )着花叶,( )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2)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 )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3)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 ),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4)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 )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搓niǎn( ) qǐ( )盼
繁yǎn( ) mì( )食
迁xǐ( ) qī( )息
花团锦cù( ) xiá( )思冥想
3、填写词语。
( )然不同 小心( )( )
美不( )收 花团锦( )
不可名( ) 落英( )纷
... ... ...
《再塑生命的人》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
《再塑生命的人》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介绍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1887年,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
《再塑生命的人》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阅读素养 ◇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品味、揣摩关键语句的含意。(训练点)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感悟重要人物形象,理解作者..
发布于:2020-12-02 09:52:16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生于军官家族。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凶年集》《惩罚集》
《历代传说集》和其他许多戏剧作品,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1878年,为了纪念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法国的人道主义斗士、19世纪的精神领袖——维克多·雨果,发表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讲,对先贤的思想与人格力量进行了热情的颂扬,并向全人类发出了对正义和良知的大声呼唤。
... ... ...
陨落:本文是指像巨星一样的伟人伏尔泰与世长辞。
灵柩:死者已经殓入的棺材。
凌驾:高出(别人)。
睿智:英名有远见。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媚上欺下:有意讨好上司,起欺负下层人民。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 ... ...
第一部分(第1段):高度概括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纪性的贡献,评价他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
第二部分(第2-9段):回顾法国历史,歌颂伏尔泰与社会丑恶力量斗争的伟大意义,指出伏尔泰的贡献不仅存在于其著作和思想,也存在于他与现实的具体斗争中。
第三部分(第10-13段):对伏尔泰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
第四部分(第14段):从历史回到现实,雨果向社会与世人发出对良心与理性的呼唤,表现了自己与伏尔泰一样与黑暗专制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这篇演讲通过对先贤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及其世纪性的贡献的高度评价,对其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表达了对伟人的崇高礼赞,同时,对现实的关注也促使作者发出了对正义与良知的呼唤。
... ... ...
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过去”象征这黑暗与邪恶,“未来”意味着正义与光明。伏尔泰受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正反衬出他与黑暗誓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2.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味人民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劝慰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与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这句话揭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
找出最欣赏的文句,相互交流。反复朗读。
1、伏尔泰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武器是什么?演讲开头所说的伏尔泰完成的使命是什么?如何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2、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
3 、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 的纪元”的开始?
... ... ...
赏读课文,揣摩语言,探究文句的哲理内蕴
(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2)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雨果用诗一股精美的语言,热情赞誉了伏尔泰卓越的历史贡献、伟大的人格魅力,再 现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使这个形象永驻人们心中。雨果的语言凝重中透着隽永,深沉中显出壮丽,热烈中掩着理性。在缅怀伏尔泰的同时,我们充分领略到这位浪漫主义大师的非凡魅力,他们是法兰两的骄傲,更是全世界人民的骄傲。
一位著名作家说过,文学作品只有真实感还不够,给读者的美感享受越多,就越成功。演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雨果正是以他奇特的构思、深挚的感情、诗意盎然的语言创造池一种壮美的意境,使演讲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PPT课件4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语言,体会充满激..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PPT课件3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生于军官家族。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MP3课文朗读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
发布于:2020-10-10 14:55:49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作者链接
伟大的父亲——傅雷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主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
2.背景回望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6月。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本文所选的这两封家书是傅雷1954年和1955年写给他儿子傅聪的。傅聪当时在国外学习音乐,傅雷通过家书这种形式,关心和教育儿子,给儿子智慧和鼓舞,体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3.个性思考
这两封家书,作者分别以什么样的风格展现出对儿子的舐犊之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解答】第一封: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的鼓励。第二封:满怀欣喜、激情洋溢的勉励。前者充满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 ... ...
1.领悟主题
(1)从两封家书的内容来看,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解读】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傅雷在家书中屡次提到要傅聪学会“坚强”,请结合课文理解“坚强”的含义。
【解读】“坚强”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在面对挫折、成功,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时,胜不骄、败不馁,能够宠辱不惊,得失泰然,能够平和、理智地对待现实。“坚强”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3)第二封家书中说“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孤独的赤子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结合家书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解读】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
... ... ...
你有苦闷时向父母倾诉吗?他们是怎样对待你的?你现在最想和他们说什么?
请你也尝试着就某一话题,和父母展开深层次心灵交流,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吧!
一、积累运用——试一试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抚慰(wèi) 感触(chù) 舐犊(shì) 相契(qiè)
B.廓然(kuò) 扶掖(yè) 筋斗(jīn) 谀词(yù)
C.不朽(xiǔ) 谦卑(bǐ) 挫折(cuò) 复旦(dàn)
D.凭吊(pín) 覆辙(fù) 不竭(jié) 涕泗(tì)
【解析】选D。A项“契”应读qì;B项“谀”应读yú;C项“卑”应读bēi。
2.请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早______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做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
A.预计 B.预算 C.预料
(2)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_________,就好了。
A.颓废 B.消极 C.消沉
(3)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_______。
A.侵袭 B.欺骗 C.侵蚀
答案:(1)B (2)A (3)C
... ... ...
二、精品段落——品一品
阅读第二封家书第1段,回答7~10题。
7.在这一段信中,父亲说的最重要的一句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这封家书的写作目的,即“写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思考作答。
答案: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8.从信中看,儿子傅聪面对成功是怎样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傅雷对傅聪的评价的语句分析作答。
答案:没有丧失自知之明,没有减少对艺术的谦卑!
... ... ...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9 学习目标 1.通读文章,扎实掌握掖、谀等字和涕泗横流、重蹈覆辙等词语,了解傅雷及其有关书信的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反复品读,把握两封信的内容,体会..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8 傅雷1908~1966 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6 傅雷简介(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
发布于:2020-09-17 10:12:13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说理深刻透彻。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
它包括四种“本心”: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 ... ...
通 假 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通“向”,从前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正义也是我喜爱的东西,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 ... ...
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
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2、最能体现孟子“人之初,性本善”思想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文中“是心”具体指: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或原文;“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表达了孟子 性善说的思想。
... ... ...
本文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
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主旨)
2、举例论证
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3、对比论证
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 ... ...
《鱼我所欲也》PPT精品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时目标 1.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把握本文比喻、正..
《鱼我所欲也》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
《鱼我所欲也》PPT教学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激趣导入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 题历来为世人所关注,几 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 这些问题的呢?这节课我 们学习《鱼我所欲也》一 文,从..
发布于:2020-08-17 12:07:44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2、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
3、联系实际体会成长中的感受,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积极人生观。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嬉闹 掺杂 觅食 撩逗
凹地 胆怯 戳破 驱除
一落千丈 置之不理
朦朦胧胧 歇斯底里
厚实:丰富、富裕。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 ... ...
探究学习
1、你发现本篇小说在格式上有什么特别吗?
2、请大家阅读课文,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3、由此,你怎样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环境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人物心情;
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为塑造人物形象作铺垫。
《孤独之旅》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题。 2.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环境描写。 4.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 ... .....
《孤独之旅》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一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小说《孤独之旅》,看和我们年龄相仿的杜小康是如何体验长大这一过程的。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清故事..
《孤独之旅》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孤独是什么呢?伴着姜育恒的《孤独之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发布于:2020-06-29 12:29:34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作者与作品简介
秦文君,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等,其作品深受少年读者欢迎,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至今热度不减。《男生贾里全传》的主人公贾里是一个热情大方、充满正义感的人,他爽朗又过于直爽、聪明又有些狡黠,专爱恶作剧,他发誓要出名,成为校园的“知名人士”,他的正当的、健康的欲求往往以匪夷所思的奇特举动表现出来。生活中他尽管不断碰壁,却始终充满进取、乐观、和活气。这一形象深受少年读者的喜爱
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速读全文,看谁读得快?
看谁概括最简洁:贾里和阿伦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
... ... ...
走近人物,感知形象
用一个词语或短语评价人物,并说说你这样评价的理由:
贾里是一个———的人,从______可以看出。
阿伦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
局部探究,赏析语言
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既生动又形象?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句子:贾里热血沸腾,可又忽然没什么口才了。
赏析:用夸张手法写出人物内心的激动和得意,富有幽默感。
... ... ...
沟通生活,一吐为快
在你的同桌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说说有关他(或她)的故事。
要求:语言简洁,抓住最令你难忘和感动的细节。
选取你喜欢的句子赏析,并说明理由:
1、贾里带着气,扛着它整整走了一站路,路上幻想扛的是一挺机关枪。
2、阿伦脸色发青了,变得同那件韩国夹克颜色十分协调。
3、把他们放在那么几千年的一个大背景下面,……有点滑稽的感觉,就像用高射炮打蚊子,十分奢侈。
4、“本人力挽狂澜,制止了一场恶斗。”仿佛他是联合国的要人。
... ... ...
1、贾里为何常常想让阿伦开口说话?他用了什么办法?
2、对阿伦的漫画,贾里是什么态度?可看出贾里有什么性格?
3、二人为何打架?后来怎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和好?
4、二人是怎样和好的?
《同桌阿伦》PPT课件 作者与作品简介 秦文君,1954年出生。上海人。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
发布于:2020-06-11 16:54:12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 ... ...
赏析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字统领全词。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
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强我弱。
... ... ...
《渔家傲 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壮志难酬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读来真切感人。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开辟先路。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
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
衡阳雁去无留意
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 ...
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放词派”两大派。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形成“词人之词”之正宗。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 ... ...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 2.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的魅力。 3.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 ... ... 渔家傲..
《渔家傲》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李清照前期时题材多为自然风光和思念之情,清丽、明快。后期因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词变得凄凉而又深沉,多..
《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这四首词的内容,背诵这四首词。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发布于:2020-05-25 18:28:57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2.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对比等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创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坟》,《华盖集》等二十余集。1936年病逝于上海。
... ... ...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 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 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 ... ...
给加粗的字注音标调
秕谷( ) 祭祀( ) 瓦楞( )
阴晦( ) 恣睢( )( ) 装( )
寒噤( ) 惘然( ) 嗤笑( )猹( )
隔膜( ) 脚踝( ) 黛( )
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写了哪些故事情节?
线索: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情节 一、回故乡(1—5)
二、在故乡(6—77)
三、离故乡(78—88)
... ... ...
1.精读课文,找出文中从哪些方面表现故乡的变化?
2.分析人物形象。
3.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分析“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回故乡——急切
见故乡——悲凉
忆故乡——沉重、忧愤
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
见杨二嫂——惊吓、困窘
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
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
... ... ...
传统观点: 小说通过描写故乡和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同时深刻揭示出封建传统对人民大众精神的束缚和影响,引起人们对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思索,深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新生活的热切希望。激发人们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观点二: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观点三: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写作特点:
1、运用对比的手法(故乡、闰土、杨二嫂 、人物关系);
2、采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3、运用景物描写(注意作用)
4、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
... ... ...
选择生活中你最熟悉的一个人,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像。
示例:我有一个可爱的弟弟,圆圆的脸蛋,细长的眉毛下长着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你要是问一个问题,他那黑葡萄似的眼珠便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在他那高高的鼻梁下边,长着一张小巧的嘴巴。平时总是笑嘻嘻的,要是生起气来,两只嘴翘得老高老高,这时大家都打趣地说:“真可以挂上两只油瓶呢!”
《我爱故乡的杨梅》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交流平台 留心观察 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到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顺风船的翠鸟。 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
《月是故乡明》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之情。(难点) ..
《故乡》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把握本文的叙事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肖像、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及作用以及对比手法在..
发布于:2020-05-25 16:08:07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作家作品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武陵春》等。
金军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所作。
时年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 ... ...
1.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来表达。你是怎样理解这种情感的?
2.全词所要表达的是作者无尽的痛苦、难以排解的愁绪,是通过什么样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词中哪个句子表达了这种愁绪之浓之重?
3.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浓重愁绪,运用了什么修辞?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风住尘香花已尽
交待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在地上残留着花的芬芳。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日晚倦梳头
该句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程度。
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出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初而泪先流。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一层。内心的悲哀不可触摸,不仅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
... ... ...
《武陵春》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徐志摩:“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愁有了 味 道
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有了 重 量
秦少游:“无边雨丝如愁。”
愁有了 形 状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有了 体 积
... ... ...
你还知道李清照的其他名作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 ...
《武陵春》PPT课件3 自主预习 掌握要点 1.掌握作家作品常识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读准字音,读懂意思。 3.理解词的大意。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有..
《武陵春》PPT课件 教学目标: 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
《武陵春》MP3课文朗读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 ... ....
发布于:2020-05-25 14:10:05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居里夫人简介:
法国著名的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 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华沙,原名玛丽·斯科罗多夫斯卡,后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她为居里夫人。18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高级中学,获金质奖章。由于当时波兰大学不接受女生及家庭经济拮据,故在华沙当了8年家庭教师,1891年才到法国上大学。1893年以物理学第一名的成绩获巴黎大学理学院学士,次年又获数学学士。1906年丈夫居里因车祸去世,她接替丈夫而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 她的主要贡献是以毕生精力研究放射性元素,是放射性化学和物理的奠基人。居里夫人用验电器检验了当时80种已知元素的化合物,发现钋元素的化合物也有放射性,铀化合物比纯铀有更强放射性,从而推断其中必有一种比铀更强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1898年居里夫妇从沥青矿中首先分离到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碲”元素,居里夫人为纪念她伟大的祖国波兰,命名为钋。接着他们再接再厉,处理了数十吨沥青矿残渣,历时4年。终于提取到0.1克氯化镭,并确定镭是一种新元素。
... ... ...
玛丽·居里帮助奠定了现代核物理学基础;她和丈夫皮埃尔· 居里一起发现了具有极强的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她是医学上使 用X射线和放射线的早期倡导者。
1903年,居里夫妇与亨利·贝克勒克(Henry Becquerel)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谈一谈你对居里夫人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如果要写一篇悼念文章,会从哪里入手?学生自由发言。
居里夫人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顽强的意志,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畏世俗诱惑,热爱自己 的祖国。
... ... ...
自主阅读 掌握方法
请大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文章,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1)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课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
(3)你认为最好的句子有哪些?简述理由。
(学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谈感受等阅读方法。)
文章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是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论。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
... ... ...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
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 ... ...
1、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那么,本文是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呢?
明确: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意义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
人格: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品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力量:一旦她认识到某一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热忱: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意义: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合作探究:激情演绎
1 引导学生以本课的 “友谊”“学习”“品德”等主题自行设计演讲稿的开头与结尾,“我手写我口,我口抒我心。”
2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3 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最优秀的演讲稿,并演绎自己的作品,评选出最佳演讲稿与最佳演讲者。
... ... ...
《悼念玛丽居里》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1934年7月4日,一颗科学巨星的陨落,全世界人们都为之悲痛。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她为人类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就是著名的..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5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特点。 2、 学习居里夫人热忱、顽强、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 3、 理解文章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读准下列字音 钦佩 (qīn pi ) 热忱 (chn) 抑郁 (y y) 悼念 (do) 公正不阿 (ē) ... ... ... 二、默读课文,回..
发布于:2020-05-25 13:41:08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学习重难点
1、把握重点生字词的意思,顺畅地翻译全文。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的三项建议及其进步性和借鉴意义,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
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作文的楷模。
... ... ...
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妄自菲薄( ) ( )
以塞( ) 驽钝( )
陟( ) 罚臧否( )( )
裨( ) 补阙漏( )
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
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 ... ...
《出师表》前半部分是临行时的进谏,后半部分乃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
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两段)
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第8段)
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
第四部分(第9段)
表文的结束语。
... ... ...
1、第1段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建议: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2、第2段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
第二条建议:严明赏罚。
依据: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不宜偏私,内外异法。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
... ... ...
1、作者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中国三国时期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你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2、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3、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
4、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 ... ...
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
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1、《出师表》作者是________(时代)政治家________(姓名)。“表”是古代_________的一种文体。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
2、下面这幅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照示例,写出另外列出来的六项具体所指。
《出师表》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出师表》PPT精品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用法,积累文言知识,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能够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 2.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
《出师表》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了解表的有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3.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
发布于:2020-05-25 13:28:40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研读赏析:认识母亲
1、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征.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课文写可母亲哪几件事?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苦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 ... ...
这些事情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特点?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用功读书;
严格管束我,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我得了眼翳,她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她是一位严师,对我谆谆教诲,要求严格;她还是一位慈母。
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小心应付,从不骂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受了两个嫂子的气,从不和她们吵嘴,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气量大,性子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 ... ...
3、看看这位母亲的个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①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如“早省”、“罚跪”),表现了她对我既严格又慈爱(如“舔病眼” ),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与下文写母亲对大哥、大嫂们的态度形成对比)
②写母亲在除夕夜如何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衬托手法)
③ 写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表现了母亲的容忍、温和。 (用她们的表现来反衬母亲,衬托手法)
④写母亲人格受侮辱非常生气,直叫那说话不负责任的五叔认错赔罪才罢休。表现了母亲的“刚气”。(与上文的容忍、温和形成对比)
... ... ...
本文是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
⑴ 母亲在为人处事方面,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⑵ 教子严格严厉,是因为丈夫去世早,孩子是她唯一的寄托和希望,深感教子责任重大,爱之深则责之切,这可理解.
⑶母亲宽以待人,严以教子的品性对作者的影响非常大,让作者学会了待人接物和气,宽恕体谅他人,学习勤奋守时,做人自省自律.
⑷母亲是旧社会传统的“良母”典型,她的美好品德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她的一些思想观念并不完全符合新时代女性的价值取向,不能毫无保留地加以提倡.
母亲身上带着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的烙印,对她的评价,可能是仁者见仁.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在任何时代都是相通的,这位体现中国传统美德的母亲,在今天仍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激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
... ... ...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 ... ...
1、作者渗透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在文中极少用直接抒情的句子.那么,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⑴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作角度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可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对自己“做人的训练”和影响结合起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他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⑵ 文字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自传的语体特点).
真切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饱醮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等。
《我的母亲》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 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
《回忆我的母亲》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
《回忆我的母亲》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
发布于:2020-05-25 13:28:01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
其散文长于推论事理,词 锋犀利,剖析入微,善用寓言说明问 题。
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主人公介绍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人,医术高明,所 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蔡桓(huán)公,蔡国(现在 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
... ... ...
给下列句中的斜体字注音。
1.立有间( ) 2.君有疾( )在腠( )理
3.寡人( ) 4.医之好治不病( )
5.桓( )侯不应( ) 6.汤( )熨( )
7.骨髓( ) 8.桓侯遂( )死
写出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
1 立有间 1.古义:一会儿。今义:之间。
2 居十日 2.古义:停留。今义:居住、住所。
3 将益深 3.古义:更加。今义:好处。
4 索扁鹊 4.古义:寻找。今义:索取。
5 故使人问之 5.古义:特意 。今义:所以。
6 望桓侯而还走 6.古义:跑。今义:走。
... ... ...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扁鹊见蔡桓公(huán)
立有间(jiàn)
B.君有疾在腠里(còu)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hào)
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huán)
汤熨之所及也(tàng)
D.火齐之所及也(jì)
桓侯不应(yìng)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D.桓侯/故使人/问之。
... ... ...
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桓侯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②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转身就跑。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地方,医生是没有办法的。
... ... ...
(一)填空:
1.课文中扁鹊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话,表明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2.从课文中蔡桓公说的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话可以说明他的病得不到根本治疗的原因。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4.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是:讳疾忌医
(二)改正下列错误的翻译:
1.扁鹊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还走了。
2.桓侯故意派人去问他。
3.医生总喜欢治疗没病的人,认为是自己的功劳。
4.病到骨髓里,那是司命可以治,医生是没有办法了。
《扁鹊见蔡桓公》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韩非子,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是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著有《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扁鹊见蔡桓公》PPT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原系韩国贵族。《史记》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和李斯同出于荀况门下,李斯自以为不如他..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6 书山有路 1.走近作者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书中保存了不..
发布于:2020-05-25 13:16:12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52万字,130篇。
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其中本纪是为为历朝帝王立传,世家是为王侯立传,列传是为建立了一定功业的其他人物立传。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景帝、武帝年间人,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所以隐忍苟活”,不辞“幽于粪土之中”,是因为他要创作出“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的《史记》!
... ... ...
陈涉为什么被归入世家”?
“世家”主要记述世代相承的诸侯王国兴衰实绩。
司马迁肯定陈涉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首事”之功,即首先发动起义的历史功绩;同时又认为,陈涉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因此列入“世家”,给予他以重要的历史地位。
... ... ...
二、读通课文
阳夏(jiă) 辍(chuò) 苟(gŏu)
鸿鹄(hú) 闾(lǘ) m( zhé)
谏(jiàn) 罾(zēng) 篝(gōu)
忿恚(huì) 笞(chī) 袒(tăn)
蕲(qí) 徇(xùn) 谯(qiáo)
社稷(jì)
深入研读课文
1、阅读并翻译第1段。
2、思考:“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两句话,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品格?
... ... ...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思考:
全文是如何以事件发展的顺序组织的?
文章哪些内容是详写?为什么?哪些内容是略写?为什么?
五、一词多义
少:陈涉少时 shào,年轻
吾闻二世少子也 shào ,小儿子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háng),行列
行收兵 (xíng),行军
乃行卜 (xíng),动词,做
... ... ...
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
固以怪之矣
将军身被坚执锐
卜者知其指意
《陈涉世家》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你,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重点) 2.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必然性。(重点) 3.通过对话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文..
《陈涉世家》PPT课件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②疏通文中重点字词句。 ③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④分析陈涉这一人物形象。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陈涉世家》PPT课件9 学习目标 一 学习有关文学常识(作者、作品) 二 掌握重点实词的意思 三 疏通文意,翻译重点句子(带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的句子,倒装句等) 四 分..
发布于:2020-05-25 13:07:30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温庭筠(yún)(约812~866)字飞卿,太原人,晚唐诗人,词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是第一个大量写词的文人,词风艳丽华美,代表作有《花间集》,为花间词派的鼻祖。
反复朗读这首词,回答:
你能感受到本词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本词描述了她怎样的故事?你是从哪感受到的?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 ... ...
过尽千帆皆不是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成对比,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承上启下
斜晖脉脉水悠悠
落日流水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通过拟人手法来刻划思妇绵绵不断的离愁别恨。
... ... ...
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望江南》PPT课件4 花间词派婉约派的前身,以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为创作主题。 温庭筠花间派鼻祖,被王国维评为惊艳绝人。 倚楼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
《望江南》PPT课件3 词的常识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诗余。和乐可唱。 豪放派、婉约派。 词牌、题目。 小令、中调、长调 温庭筠: 太原祁人。温庭筠诗和..
《望江南》MP3课文朗读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 ... ... 名师泛读,感情丰富,是很好的语文教学课件
发布于:2020-05-25 12:33:41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中主要事例。
2.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3.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使鲁迅认识到医学并不能救国,毅然弃医从文。本文写于1926年10月26日,回忆了1902 ~ 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
... ... ...
一、读一读:
宛如( ) 烂熳( ) 杳无消息( )
芦荟( ) 解剖( ) 油光可鉴( )
驿站( ) 瞥见( ) 深恶痛疾( )
畸形( ) 诘责( ) 抑扬顿挫( )
二、记一记
绯 红:鲜红。
匿 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不 逊:无礼。
畸 形:不正常的形状。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 ... ...
1.本文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
四件事: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生 了解裹脚
2.本文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正直热忱 治学严谨 没有民族偏见
... ... ...
1.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呢?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从本文看,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其直接原因是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但联系鲁迅的人生追求和其他作品看,鲁迅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医专学医时,“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于是促使鲁迅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紧,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
因为“日暮里”让人想起屈原《离骚》中的“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衰败,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它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记住这两处地名都透露着作者的爱国情结。
3.怎么理解“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那时那地”指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的时候。“我的意见”是科学救国,因为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使作者认识到医学并非是一件紧要的事,第一要紧是改变他们的精神,因此,作者决定弃医从文。
... ... ...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藤野先生》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明、暗两条线索,把握文章主旨。 2.学习课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学习藤..
《藤野先生》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1998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碑。鲁迅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仙台呢?藤野先生和鲁迅是什么关系? 鲁迅在离开仙台..
《藤野先生》PPT课件13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
发布于:2020-05-25 12:01:36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 ...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卑劣( )诬蔑( )卑鄙( )离间( )蛮横( )赋予( )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
... ... ...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 ... ...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 )
(3)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
(4)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
... ... ...
(1)文中“你们”指的是______,“我们”指的是______。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
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 演讲者和广大人民 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
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最后一次演讲》PPT课件3 学习目标 一、积累字词。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课前预习 1.易读错写错的字 诬蔑( ) 屠杀(..
《最后一次演讲》PPT课件 学习目标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二、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
发布于:2020-05-25 12:01:07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体会课文大意;反复诵读,尤其读准多音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培养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
学习重难点
1、积累古文词语:谓、易、其(作语气词)、虽然、虽、休、寝、错、仓等及出自《战国策》的常见成语。
2、体味文章对“士” 的作用的强调;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 ... ...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了《战国策》。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取和言论的汇编,又名《国策》、《国事》。西汉刘向编订为33卷,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 ... ...
逆( ) 抢地( )
傀( ) 徒跣( )
缟素( ) 庸夫( )
色挠( )
休:“休”是美好、喜庆的意思;“寝”本指阴阳二气相侵所形成的云气,被视为凶险、灾祸的征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主语是“布衣之怒”,这是由助词“之”用在主语(布衣)和谓语(怒)之间,形成的“主语·之·谓语”句式。谓语是。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由两个动词短语并列而成。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一句中,伏,流,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伏”,“使……流”。伏尸、流血均指杀人。
... ... ...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行)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灰色)
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疑问语气)
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
第一部分(第1段) 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经过。
(第2段) 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
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
... ... ...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3、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
有恩于安陵君。
4、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不是真心话。实际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饰欺诈而于是让安陵君扩大土地及于婉拒是逆寡人和轻寡人。
... ... ...
培养一种能力: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使秦王折服,终不辱使命,这种勇气和胆识是难能可贵的。而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慑下败下阵来。
... ... ...
关于说话能力和技巧的名言警句
荀子: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刘勰: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西方:世界的三大战略武器:口才、美元、电脑。
《圣经》: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唐雎不辱使命》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大家听过完璧归赵的故事吧!故事中不畏强暴的蔺相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诵。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
《唐雎不辱使命》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两千年以前,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
《唐雎不辱使命》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时目标 1.积累文言文知识,掌握之其而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积累常用文言句式。 2.熟读全文,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
发布于:2020-05-25 10:54:55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作者、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 ,字( ),( )朝安汉人,( )家 ,所著《 》,记载三国时期( )、( )、( )三国60年的历史 。
刘备问计于诸葛亮是在公元207年,当时曹操已基本上统一了黄河流域,孙权经过父兄及自己三世的经营,也比较牢固地占有江东,刘备兵少,而且又没有地盘,到荆州去投靠刘表,受刘表集团中外戚势力排挤,送到新野这个偏僻小县屯兵。二十余年间一直过着流亡生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决定从寻求谋士入手,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帮助他。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陇亩( ) 倾颓( )
猖蹶( )
存恤( ) 夷越( )
胄( ) 殆( )
沔( ) 诣( )
... ... ...
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惟M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M与亮友善
⑵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则M命一上将M将荆州之军M以向宛、洛
⑶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百姓M孰敢M不箪食壶浆M以迎将军乎?
... ... ...
齐读第4段,思考:
1.在诸葛亮的对策中,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2.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3.诸葛亮是根据什么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
4.诸葛亮对形势分析中,特别强调人谋的重要作用的句子有哪些 ?
小结诸葛亮的人物特点。
身处荒野但胸怀大志,未出草堂却能洞晓时局,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
... ... ...
赏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正面描写:
①诸葛亮隐居、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诸葛亮正面回答问题。
2.侧面描写:
①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②刘备三顾茅庐
③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
④关张不悦
⑤刘备鱼水相答
... ... ...
同学们,今天我们借助《隆中对》这篇千古名文,聚焦一代名士诸葛亮,重温三顾茅庐的君臣佳话,聆听卧龙先生的一席策论,近距离感受了这位人物的风采。让我们更加钦佩这位智者,请同学们把这份情感转化为课外作业。
《隆中对》PPT课件5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陇亩( ) 倾颓( ) 猖蹶( ) 存恤( ) 夷越( ) 胄( ) 殆( ) 沔( ) 诣( ) 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 〖..
《隆中对》PPT课件4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现在,诸葛亮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智慧的象征。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
《隆中对》PPT课件3 猜一猜 堪爱南阳美丈夫,愿将弱主整匡扶。 片言妙论三分定,一席高论自古无。 先取荆州为家业,后吞巴蜀建皇都。 要知鼎足为形势,须向茅庐指画图。 ... ... ... ..
发布于:2020-05-25 10:35:54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作者链接
当代女作家——黄蓓佳
黄蓓佳,1955年出生于江苏如皋。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创作室主任。自处女作《补考》至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儿童文学、电影电视剧本五百余万字。著有儿童文学《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
2.背景回望
作品发表在1982年第3期《儿童时代》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小说艺术性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重视优秀学生,忽视普通学生,歧视“问题”学生;课堂教学弄虚作假,摆花架子做样子。
3.个性思考
李京京动情的朗读对我们读文章有怎样的启示?
【提示】结合李京京与万卡的“共鸣”思考作答。
【解答】阅读文章时应感情投入,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作品,把自己融入到作品中去,与之产生共鸣。
... ... ...
一、积累运用——试一试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窘(jiǒn) 抽噎(yì) 棱角分明(lén)
B.琅琅(lán) 抽泣(qì) OO@@(zú)
C.妒忌(dú) 呵斥(hē) 神情恍惚(huǎn)
D.簪子(zān) 祷告(dǎo) 从容不迫(pò)
【解析】选D。A项中“噎”应读yē;B项中“@”应读sū;C项中“妒”应读dù。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
B.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
C.他虽然心里挺难受,可是一点儿也没想到妒忌别人。
D.林蓉刻不容缓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
【解析】选D。“刻不容缓”指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从容不迫”。
... ... ...
11.“她”在师范大学毕业后,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题思路:
答案:因为是静蕾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使她感受到老师的崇高,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向往热爱之情,所以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
12.读了本文,你想对文中的“她”(或“她”的同学们)说些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对“她”的鼓励或规劝“她”的同学应理解“她”、帮助“她”的话题表述。
答案(示例):(1)我想对“她”说:每一朵花都可以盛开,再渺小的小草也会有春天,你不应该自卑自闭,应当主动与同学们交流,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
(2)我想对“她”的同学们说:我们不应该疏远她,排挤她。我们应该理解她,接近她,主动与她交流,让她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努力帮助她走出自卑自闭的阴影。
《心声》PPT 第一部分内容:走进作者 黄蓓佳,1955年生于江苏省如皋[gāo]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被分配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次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
《心声》PPT课件12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2. 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3. 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
《心声》PPT课件11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文题的深刻含义。 2.提取小说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培养概括能力。 3.结合生活体验,深层思考课文触及的教育现象,领悟写作..
发布于:2020-05-25 10:05:21
0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