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谈河流
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
休斯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
休斯一生共出版九部诗集。他的《我也》最初于1925年发表在《新黑人》中;它是对沃尔特.惠特曼的《我歌唱美国》一诗的呼应,肯定“肤色较黑的兄弟”也唱一首美国之歌而且将在美国占据应有的位置。
... ... ...
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现存的几类人种中,黑人最早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但在近代史上,黑人生存的土地受到殖民统治者的侵略,许多黑人沦为奴隶,并被贩卖到美洲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肉体和精神都饱受欺凌。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黑人获得自由 。
第一部分(第一节):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
第三部分(第五节):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种族因见证了历史而显得深邃。
... ... ...
品味第一节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品味:在这首诗里,“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通过谈“河流”来表达思想感情)。诗中的“我”不是某个具体的黑人,而是代表整个黑人的种族。在这一节诗中,诗人反复地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并形象化地指出,这条“河流” “像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体内的河流——“血液”更古老。
品味第二节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品味:第二节只一行,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
... ... ...
1、诗人通过谈“河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
... ... ...
休斯以“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回顾了人类的历史,突出了黑人种族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地位,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
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
《黑人谈河流》PPT课件3 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个多才多艺的美国作家。他既是诗人,也是散文家、记者、小说家、剧作家、选集编者、西班牙和法国文学翻译家、抒情诗人和报纸专栏..
《黑人谈河流》PPT课件2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02.011967.05.22)在美国文坛,尤其是黑人文学方面,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写过小说、戏剧、散文、历史、传记等各种文..
《祖国》《黑人谈河流》PPT课件2 作者简介 莱蒙托夫,19世纪俄罗斯伟大诗人,被公认为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者。 他很早就表现出艺术才华,为人正直、善良,虽为贵族出身,在思想上却..
发布于:2020-12-02 12:31:47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个多才多艺的美国作家。他既是诗人,也是散文家、记者、小说家、剧作家、选集编者、西班牙和法国文学翻译家、抒情诗人和报纸专栏作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早在年轻时他便以诗作闻名。他的诗《黑人谈河流》1921年发表在《危机》上。1926年他的第一卷诗集《困倦的黑人民歌》问世。休斯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最有天赋的诗人之一,从美国黑人的非洲传统中挖掘宝藏。休斯一生共出版九部诗集。他的《我也》最初于1925年发表在《新黑人》中;它是对沃尔特.惠特曼的《我歌唱美国》一诗的呼应,肯定“肤色较黑的兄弟”也唱一首美国之歌而且将在美国占据应有的位置。
... ... ...
第一部分(第一节):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
第三部分(第五节):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种族因见证了历史而显得深邃。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品味:在这首诗里,“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诗中的“我”不是某个具体的黑人,而是代表整个黑人的种族。在这一节诗中,诗人反复地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并形象化地指出,这条“河流”“像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体内的河流——“血液”更古老。
... ... ...
朗读《黑人谈河流》,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1.在《黑人谈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国和故土的寻根。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积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人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 ... ...
⑴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着严密的思想逻辑。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诗歌表象,似乎可以判断出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⑵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有诗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韵律之声
主题:《黑人谈河流》:诗人以“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回顾了人类的历史,突出了黑人种族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地位,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 ... ...
1.你怎样理解“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
历史的象征
2.第二节诗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第三节诗列举了四条河流,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我”难忘的河流。
4.“古老的黝黑的河流”比喻:黑人的历史 。
5.最后一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是诗人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强化突出了主题
《黑人谈河流》PPT课件2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02.011967.05.22)在美国文坛,尤其是黑人文学方面,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写过小说、戏剧、散文、历史、传记等各种文..
《黑人谈河流》PPT课件 黑人谈河流 作者简介 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 休斯写过小说、..
《祖国》《黑人谈河流》PPT课件2 作者简介 莱蒙托夫,19世纪俄罗斯伟大诗人,被公认为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者。 他很早就表现出艺术才华,为人正直、善良,虽为贵族出身,在思想上却..
发布于:2020-12-02 11:54:41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他出身于贵族家庭。 1828年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
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
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
... ... ...
虔信( ) 镶嵌( )
深邃( ) 晨曦( )
沐浴( ) 潺潺( )
瞰望( ) 黝黑( )
慰藉( )
慰藉:安慰、欣慰。
虔信:恭敬而又可信任。
晨曦:太阳初升时的微光。
神圣:形容极其崇高、庄严。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的能力。
... ... ...
本诗分为三节:
第一节:强调诗人自己对祖国的“爱情”是无法替代的,总领下文。
第二节:铺叙俄罗斯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第三节:诗人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详细地描写了农家生活的场景。
1.统摄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这一句统摄全诗,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想法。下面的诗句围绕这种 “爱情”展开。“奇异”就表现为不同于统治阶级的传统说教;
2.奇异表现在何处?
“无论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诚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几个表示让步的句子,强调诗人对祖国的这种“爱情”是无以替代的。
... ... ...
品味:此段热情讴歌了俄罗斯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俄罗斯的山河景物,是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环境,是同他们的生活不可分割的。诗人把它作为俄罗斯人民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加以讴歌,因此我们可以处处看到诗人及其人民活动于其间,看到诗人乘着马车奔走在村间小路上,透过苍茫的夜色寻找着宿地,看到大队的车马在草原上过夜,周围燃起了野火,冒起了青烟……,就是这些寻常景物,在夜景中唤起了诗人对祖国的“爱情”。
... ... ...
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来抒发感情的?
直抒胸臆是本诗抒情的主要方式。一开头,诗人就说“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首先,想象奇特。他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的想法。
其次,语言平淡而感情炽热。诗人没有选择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诗兴,而借助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草原、森林、河流、小路、灯光,还有俄罗斯人民一组组快乐而简单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感情,于平淡中见本色,更显感情的深沉、厚重。
... ... ...
诗歌运用丰富的意象,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融会了诗人忧郁和欣喜,叹惋和赞美等复杂的感情,仿佛对俄罗斯的乡村大地,作了一次有趣的巡礼。通过对俄罗斯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热情讴歌,抒发了对祖国强烈执著的“爱情”。
《中华一家亲》和谐与梦想PPT课件(第2课时维护祖国统一) 第一部分内容: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反对分裂 1.反对分裂的要求。 ( 1 )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中华一家亲》和谐与梦想PPT(第2课时维护祖国统一) 第一部分内容:课前预学 1.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样做?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_________、国家主权和_________完整。 (2)反对分..
《建设美好祖国》维护国家利益PPT课件(综合练习) 1.一位外出务工人员自豪地说:十五年前,我们工厂外面是一排排的自行车,五年前是一排排的电动车,现在是一排排的轿车,别提多气派..
发布于:2020-10-10 11:38:37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荔枝》——明朝 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对荔枝的评价:
1、“一果上市,百果让路”
2、“饥食荔枝,饱食黄皮”
3、果中皇后──荔枝
4、荔枝的营养丰富,是一种高级滋补果品,有养血、消肿、开胃、益脾的药用价值。
... ... ...
文学常识积累
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海宁人。在30年代,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等,解放后出版《生物学碎锦》。
科学小品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它篇幅短小、形式自由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种类: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特点: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方法:下定义 作诠释 打比方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分类别 画图表 作引用 摹状貌
顺序:时间 空间 逻辑
语言:平实性 生动性(准确)
... ... ...
常见说明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说明
二.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三.逻辑顺序——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一般——个别 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常见说明方法
1、下定义(定义说明)
严格说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含义(内涵)及使用范围(外延)。
例: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2、作诠释(诠释说明)
对事物作一般性解释、说明。
例:掐丝就是拿扁铜丝粘在铜胎表面上。
3、作比较(比较说明)
将一事物或事理与另一事物、事理进行比较,找出区别,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
例: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
... ... ...
积累字音字词
认读下列字词,并给红色字注音
红缯 zēng 紫绡xiāo
龟裂 jūn 徐夤yín
果蒂 dì 渣滓 zhā zǐ
枕藉 jiè 贮藏 zhù cáng
赵佶 jí 萌蘖 méng niè
词语解释:
缯:古代丝织品的统称。
绡:生丝织的绸子。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次第:一个挨一个的。
迁怒:自己受了气,拿别人出气。
萌蘖:指植物生长新芽。
... ... ...
我们把文章的题目改为“荔枝介绍”可不可以?为什么?
不可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以诗为题,新颖,且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意味,同时也很有概括力。这个题目包含了三方面的信息:(1)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方。(2)成熟期:六月——阳历七月。(3)颜色:丹——红色
除了题目,运用同样方法的文字在这篇文章中还有哪些?这样写有何好处?
《荔枝图序》
作用:说明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咏荔枝膜》
作用:说明荔枝的膜的轻薄
《过华清宫三首(之一)》
作用: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惠州一绝》
作用:突出苏轼对荔枝的喜爱
2、典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
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兼程送荔枝
作用: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作用:说明荔枝的性喜温暖的特点
文徵明说顾氏种活荔枝事
作用:说明荔枝的性喜温暖的特点
... ... ...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
2、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 ,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打比方,下定义
3、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
引用、打比方
4、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
5、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打比方、举例子
... ... ...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作引用:1、增强文学色彩。2、充实文章内容。
打比方:形象生动。
列数字:确数、约数——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举例子:增强厚重感和说服力。
下定义:简明扼要说明事物本质。
引用苏轼的诗句对表现文章中心起何作用?
说明荔枝是稀罕之物,古代只有少数统治者才能享用.今天我们发展荔枝生产造福人民。古今对比,卒章显志。
用文艺性的笔调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的一种水果或其他特产,力求写出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文体特征。 2、诵读课文,读准字音。 3、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4、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 走近作者 贾祖璋,1901年生,浙江..
《南州六月荔枝丹》PPT课件 《辞海》解说: 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果实心脏形或圆形..
发布于:2020-10-10 11:14:48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潸然(shān)采撷(xié)吮(shǔn)
扼制( è )贫瘠(jí)狭隘( ài )
佐餐(zuǒ)繁衍(yǎn)驾驭(yù)
藤蔓(màn)花卉(huì)沃土(wò)
黑黝黝(yǒu)
作者简介:
林希,原名侯红鹅,现代作家。
1935年生于天津。祖辈在天津办洋务开洋行,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随母亲识字读书,开蒙较早,对后来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1947年母亲去世,失去依靠,只能一心读书,努力为自己创造未来。
1952年师范学校毕业,并参加工作,曾经做过教师,后来调天津作家协会工作。
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
1957年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从此被送到农场、工厂、农村参加体力劳动,此间种地、挖河、打砖、清扫马路、清理厕所、蹬三轮、拉板车,在工厂做杂工,以超重劳动换取微薄收入养家活命。
一直到1980年平反,整整25年。
... ... ...
石缝间的生命,有什么特点?
倔强:刚强不屈
石缝间的生命,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动?
潸然泪下
看惯世事炎凉,人情冷暖,经历过人世的凄风苦雨的林希,他的心应是被打磨得很坚硬冷酷的了,为什么看到这石缝间小小的生命,会潸然泪下?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因为他们之间有相同的处境:都面对着严峻的现实。
是文章的文眼,起了开门见山的作用。
齐读文章第七段,想想石缝间生命的存在,在作者看来,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
①使世界少了很多死寂之地,是一些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②对自身而言,完备了“驾驭环境的能力”,在繁衍中优化了物种
③是生命的崇高体现,给一切生命树立了榜样
齐读文章最后三段,你认为文章是否仅仅赞美野草、蒲公英和松柏?为什么?
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石缝间野草、山花、松柏的生命状态,赞美了它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崇高精神。作者写此文并不是仅仅为了赞美石缝间的生命,作者借石缝间的生命,来礼赞困厄境遇中顽强拼搏的一切生命。在这里,“石缝”已经具有了象征意义,成为困境人生的一种象征。
... ... ...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四个词层层递进,指出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四个步骤。发现:明白自己的处境;认识: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锤炼:锤炼自己的意志;升华: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生物学:石缝间生命尊贵的本能(自然属性)
哲学:生命可以超越自我,在拼搏中成为适应环境的强者(社会属性)
美学:具有装点山岭的自然美,又具有精神世界的崇 高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 ... ...
再次介绍作者
1980年平反,作者重新回到文学工作岗位。出版有诗集4部,其中《无名河》获全国新诗奖。
1989年后改写小说。已经出版长篇小说5部,其中近著为《天津百年》之第一部《买办之家》、长篇小说《桃儿杏儿》、《天津屯的金枝玉叶》等,发表中篇小说约40余篇,其代表作有《蛐蛐四爷》、《丑末寅初》、《高买》、《相士无非子》。其中中篇小说《小的儿》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介绍到国外。
从一颗种子,到一簇野草,一团小花,一株松柏,到一个人一生的奋斗挣扎,作者的思路是层层拓展开去的,作者借助石缝间的生命,托物言志,他的这篇文章还能不能做更深入的解读呢?
1983年1月,中国开始实行农村承包责任制;
1983年2月,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直播;
1983年4月,中国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组装成功;
1983年5月,我国首批博士诞生,中国加入《南极条约》;
1983年11月,总书记胡耀邦访问日本;
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亿次计算机“银河”研制成功。
... ... ...
本文通过对石缝间顽强生存的小草,改变自己、适应生存的蒲公英以及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为自己占有了一大片天地的松柏的描写,赞扬了在困境中顽强拼搏、敢于迎接艰难困苦的挑战,在适应环境、战胜困厄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的崇高精神。
全文体现了点题——咏物——言志的思路,总——分——总的结构。文章一开始点出石缝间生命的特点“倔强”,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这是“总”。作者选择了三种生命的存在形式具体表现生命的顽强,这是“分”。在描写的基础上揭示了石缝间生命的意义,这是“总”。最后作者发自内心地感叹“它是生物学、哲学和美学的统一”,是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主题得到升华。
《石缝间的生命》PPT课件8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点来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的写作特色及在写景状物上的表现手法。 3.理解文章中重..
《石缝间的生命》PPT课件7 作者简介 林希,原名侯红鹅,1935年生于天津。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怨案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时年19岁。1957年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从此被送到农..
《石缝间的生命》PPT课件5 学习目标: 1、品读作品语言,感受作品语言美。 2、读懂石缝间的生命的含义。 3、感悟生命意识,培养坚韧品质。 你对文中哪些抒情、议论句印象最深刻?找一..
发布于:2020-09-17 13:53:40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3、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
4、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 ... ...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
骈体文的特点①前后两句的字数相同(六朝的骈体文一般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所以骈体文又名“四六文” )。②前后两句的句式相同。③两句中相对的词,词性基本相同。④两句中尽量避免相同的字(但可用同一虚字)。
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吴均 (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新挺拔有骨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 ... ...
吟诵涵咏
1、读准生字
缥碧 湍急 轩邈
泠泠 嘤嘤 千转
鸢飞 戾天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经纶世务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船)随着江流漂浮荡漾,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 ...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使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
小结:这是文章的第一层,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都是苍青色,千丈之深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1、这一层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
静态和动态:写了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富春江水“异”的特点。
2、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
①静态:A 水色——水皆缥碧;B 水清——千丈见底 直视无碍
②动态: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 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没有。“千丈”看似写水深,实际上“千丈见底”是写水清。以深度写水清属于间接描写。
... ... ...
这一层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本文通过描写途中的小景:奇山异水,既表现富春江的魅力,又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美在脉络清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个字总领全文;第二层写水之美,第三层写山之美;水色山光,如诗如画,展现在我们眼前。
美在景情交融。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起笔含情,写出了清丽、开阔的江面美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了陶醉于美景中的闲适与惬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简直就是极富抒情意味的由衷赞叹了。
美在音韵和谐。全文四字句有28个,能分明地表现出动人心弦的语音之美,“旋律”之美,以及由它们所形成的舒缓平稳之美。
... ... ...
1、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
2、奔——动词用作名词,这里指奔马。
3、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这里指向远处和高处伸展。
4、负势竞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5、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情,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是谁在后世吟诵: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是谁在感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学们,面对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就你曾经欣赏过的美景,写一篇写景抒情的随笔,字数不少于四百字。
... ... ...
1、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翻译课文,默写课文。
4、完成《尖兵题典》。
5、预习《三峡》。
《与朱元思书》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并背诵全文。 2.学习文中抓住特点、多层次、多角度的写景方法。 3.品味富..
《与朱元思书》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情..
《与朱元思书》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关骈文的文体知识,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重点)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
发布于:2020-08-17 11:46:52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v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 轼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 ... ...
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同桌互读: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苏轼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优秀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激趣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多少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西湖美景。 ... ... ...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第二部分内容:新知..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句的优美。 ... ... ... 饮湖上初晴后..
发布于:2020-08-10 15:29:24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02.01—1967.05.22)在美国文坛,尤其是黑人文学方面,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写过小说、戏剧、散文、历史、传记等各种文体的作品,还把西班牙文和法文的诗歌翻译成英文,甚至编辑过其他黑人作家的文选,但他主要以诗歌著称,被誉为“黑人民族的桂冠诗人”。
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现存的几类人种中,黑人是最早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的。但在近代史上,黑人生存的土地受到殖民统治者的侵略,许多黑人沦为奴隶,并被贩卖到美洲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肉体和精神都饱受欺凌。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黑人获得自由。
... ... ...
“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诗中的“我”不是某个具体的黑人,而是代表整个黑人的种族。在这一节诗中,诗人反复地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并形象化地指出,这条“河流”“像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体内的河流——“血液”更古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第二节只这一行,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上一节对河流的认识仅限于“了解”,到了这一节,“我”已经深入地用“灵魂”去感受河流。换句话说,黑人的“灵魂”因见证“河流”(历史)而深邃。下面一节,则是由此开始的历史回顾。
... ... ...
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己的种族写下了这样的诗篇,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另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
《黑人谈河流》PPT课件3 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个多才多艺的美国作家。他既是诗人,也是散文家、记者、小说家、剧作家、选集编者、西班牙和法国文学翻译家、抒情诗人和报纸专栏..
《黑人谈河流》PPT课件 黑人谈河流 作者简介 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 休斯写过小说、..
《祖国》《黑人谈河流》PPT课件2 作者简介 莱蒙托夫,19世纪俄罗斯伟大诗人,被公认为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者。 他很早就表现出艺术才华,为人正直、善良,虽为贵族出身,在思想上却..
发布于:2020-07-15 13:51:35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宋濂(1310~1381),明朝开国元勋,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 ...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所借的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才能够阅读很多书。
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拿着书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较多教益。
... ... ...
一、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1.借书抄书之苦
2.无师求教之难
3.奔走之劳
4.冻馁之患
二、文中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1.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2.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3.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三、本文哪些地方运用对比?
与“同舍生”对比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与“太学生”对比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送东阳马生序》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够领会对比的写作手法。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 ... ... 送东阳马生序PP..
《送东阳马生序》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时目标 1.学习并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3.学习古人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求学意志..
《送东阳马生序》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 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发布于:2020-06-11 12:50:22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WTO 世界贸易组织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
龙永图:1943年5月生,湖南长沙人,从小爱好文学。196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英美文学专业,被分配到外贸部工作。七十年代初期,到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深造,攻读国际经济学专业。
1997年晋升为外经贸部副部长,也是中国入世第四任首席谈判代表。
... ... ...
WTO与两个人打架
(比喻、类比、打比方)
说明使用WTO机制解决多边争端对目前处于经济劣势的我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好处。
WTO与篮球比赛
说明要进入世界经济主流,首先要遵守规则,而不是去改变规则。
WTO与卖菜的小贩
说明中国想进入世界经济主流不遵守规则是行不通的 。
WTO与小孩冲马桶
说明树立规则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可贵的品质。
... ... ...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WTO与两个人打架。
写中国加入WTO有利于解决贸易摩擦和纠纷。
第二部分:WTO现篮球比赛。
写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加入世界经济主流中,那么道德就要遵守国际通行的规则。
第三部分:WTO与卖菜小贩。
继续谈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WTO与小孩冲马桶。
树立规则意识在中国是长期的任务。
第五部分:WTO与打工仔。
为了明天当老板,今天先做打工仔。
... ... ...
读完了全文,你认为龙永图的语言风格怎样?
龙永图以形象生动的比喻、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透辟深刻地解说了“入世”的重要意义。表现出他对政策的熟稔,也表现了他高超的语言技巧。
学习本文后,同学们得到哪些启示?
1、感受到龙永图深深的爱国之情;
2、要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将来的社会 ;
3、要学着用风趣幽默的话去表述自己的意见,这样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
《龙永图趣说WTO》PPT课件2 拼音: 韬( )晦( ) 贩( )匍匐( ) 作者介绍: 龙永图,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专家。 1943年5月生,湖南长沙..
发布于:2020-06-11 12:12:47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林希,原名侯红鹅,1935年生于天津。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怨案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时年19岁。1957年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从此被送到农场、工厂、农村参加体力劳动。直到1980年平反,才重新回到文学工作岗位。现为天津市作协专业作家。代表作有诗集《无名河》、中篇小说《丑末寅初》《高买》、长篇小说《桃儿杏儿》等。其中《无名河》曾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高买》获中国作协优秀中篇小说奖。1998年,他的中篇小说《小的儿》获鲁迅文学奖。
生字词预习
潸( )然 采撷( ) 吮( )吸
遏( )制 贫瘠( ) 枯萎( )
狭隘( ) 不屑( ) 佐( )餐
驾驭( ) 藤蔓( ) 繁衍( )
... ... ...
理顺文章结构
一(1):总述石缝间的生命是“倔强的生命”,交代石缝间生命的由来。
二(2—7):从三种具体的植物形态来写生命的顽强
三(6—10):总结全文,阐明石缝间对于其他生命的重要性。
请思考这是怎样的“石缝”,这又是怎样的“生命”?文中提到了哪些生长在石缝间的“生命”?
这是不毛的石缝。
这是倔强的生命。
这样的生命是一簇簇无名的野草,是如此小小的山花,更有参天的松柏。
... ... ...
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为了向世人告知一个人生哲理,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精彩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本文状物描写中情不自禁地为石缝间的生命而感动,许多抒情文句已超越了对这种生命的赞叹,试找出来读一读,并找出它们之间有没有共同的可贵的品质?
3、看文章最后三段,你认为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也草、蒲公英和松柏?为什么?
4、如果环境注定你不能成为参天大树,那么你选择怎样面对你的生命?
揣摩语言,重点突破
1、第五段中“生命就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具体指什么?
2、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中,“发现”、“认识”、“锤炼”、“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3、第九段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是生物学的、哲学的、美学的,如何理解?
4、文章结尾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从文章中看,这种“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
5、为什么文章开头说石缝间的生命是“倔强的生命”,结尾说它是“顽强的生命”?首尾两段间是什么关系?
... ... ...
你对文中哪些抒情、议论句印象最深刻?找一找,议一议,并从中概括出作者借此所赞颂的精神。
……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土地。
这是一篇激情勃发的抒情散文,涌动着对高扬的生命的礼赞,石缝间的生命所面临的生存条件异常艰难、严峻,但正是在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显示的震慑人心的非凡力量感动着我们。
... ... ...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悬崖上的一棵树》表述主旨、写作角度的不同。学生小组讨论,阐述观点。
相同:赞美身处逆境而顽强生长的精神。
从观赏者的角度去看、去欣赏与写作。
不同:课文强调的是当生命“飘落在石缝间时”不要“凄凄切切”,顽强生长,给一切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树》文强调的是“愿一切的生命都要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搜集与《石缝间的生命》旨趣相同近的名言佳句和与课文内容、题材相关的文章,小组交流。
... ... ...
1、下列五句名言佳句中,哪两句与《石缝间的生命》的旨趣最相近( )
A.植物的生命要从它的绿叶中显示出来。——(意大利 但丁)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 白居易)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清 郑板桥)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 白居易)
2、人类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石缝间的生命”呢?试举个例子。
《石缝间的生命》PPT课件8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点来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的写作特色及在写景状物上的表现手法。 3.理解文章中重..
《石缝间的生命》PPT课件6 字音字词 潸然(shān)采撷(xi)吮(shǔn) 扼制( )贫瘠(j)狭隘( i ) 佐餐(zuǒ)繁衍(yǎn)驾驭(y) 藤蔓(mn)花卉(hu)沃土(w) 黑黝黝..
《石缝间的生命》PPT课件5 学习目标: 1、品读作品语言,感受作品语言美。 2、读懂石缝间的生命的含义。 3、感悟生命意识,培养坚韧品质。 你对文中哪些抒情、议论句印象最深刻?找一..
发布于:2020-05-25 18:23:08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世称李后主。 975亡国降宋,后被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李煜虽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却是一个优秀的词人。
亡国前耿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南唐亡国降宋后,李煜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中,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相见欢》写的就是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相见欢》为词牌名。又作《乌夜啼》。
... ... ...
李煜的词以南唐亡国分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主要写奢侈豪华的宫庭生活;
后期主要是回忆往事,怀念故国,描述被囚禁后的苦闷生活。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上片主要通过写词人的眼中之景,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 的环境气氛,表现出词人幽囚生活的寂寞和愁苦。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的下片词人直抒胸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对愁的深刻体验。
... ... ...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该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劈空而来,似波涛汹涌,将全篇推向高潮。作者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形象,贴切。自然的表达出来,欲哭无泪,感人至深。
《相见欢》是作者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词作。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像幽闭在清秋深院的梧桐,孤独、寂寞,没有自由,痛苦、悲伤达到极点。
本首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深刻细腻地刻画出词人的矛盾心理和无法排遣的苦衷。
《相见欢》PPT 第一部分内容:原文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创作背景: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
《相见欢》PPT课件3 序言 造化弄人吧这首词词牌名曰《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是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自秦皇扫六合之后,皇帝二字便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它是岱宗上的至极顶峰,是..
《相见欢》PPT课件 《相见欢》选自《南唐二主词》,作者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975年亡国降宋,后被毒死。 相见欢,词牌名,又作乌夜啼。这首诗是他降宋后写的,借以表达..
发布于:2020-05-25 18:04:59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徐志摩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
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他有“单纯的信仰”,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灵性的表现,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
... ... ...
一、诵读诗歌,品读节奏美
荇(xìng)斓(lán)畔(pàn)
溯(sù)篙(gāo)
二、为什么告别的是云彩?这种告别为什么是轻轻的?
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
... ... ...
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
多选用动作强的词语,画出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和流动美——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诉说……
诗歌的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A. 押韵 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诗节匀称、诗句整齐:
——全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外观的美感。
... ... ...
鉴赏诗歌,领悟意境美
1.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 大家对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是什么印象?
3. 康桥在诗人的眼里和心里无疑是一种“至美”,那么诗人借助了哪些意象营造出那种“至美”的意境呢?
... ... ...
全诗主题: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在诗中,诗人将自已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炼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个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中。
《再别康桥》诗两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诗坛上活跃着一个新的诗歌流派,这就是以《新月》月刊为阵地的致力于提高新诗艺,潜心于探索新诗律,以追求..
《再别康桥》诗两首PPT(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诵读,学习新诗的欣赏方法。 2.鉴赏诗歌的绘画美。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诗歌意象..
《再别康桥》诗两首PPT(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朗诵诗歌。 (2)了解徐志摩诗歌三美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意..
发布于:2020-05-25 17:08:53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本节课学习任务
1、 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学习小说中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作品主题的作用。
3、 体会百合花中蕴含的作者的深情。
感知文意,速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2、你更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3、小说为什么用“百合花”做标题?结合小说的内容具体说说你的理解。
... ... ...
整体把握,梳理情节
开端: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带路)
发展: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借被)
高潮:通讯员为救人牺牲,新媳妇为通讯员缝补衣服上的破洞。(牺牲/补洞)
结局:新媳妇献出新被子执意将新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入殓。(献被/盖被)
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
一、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二、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 ...
A、通讯员:憨厚朴实,英俊纯洁,热爱生活,腼腆拘谨,关心同志,勇敢,不怕牺牲,是对革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优秀战士。
B、新媳妇: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美丽娴静,淳朴善良,是一个如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的普通女性。
C、我: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小说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我是故事的见证人,是第一人称写法,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D、在刻画人物时,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着力运用了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还运用了心理描写塑造“我”的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
... ... ...
链接中考:
小说的标题往往含蓄的暗示作品的主题,体现着作品精巧的构思。
标题的含义一般有两个,一是在文中具体所指即表层含义,一是结合作品主题从社会、人生等精神层面加以分析考虑的深层含义。
标题的作用大多有行文线索、暗示主题、概括内容、交代主人公、设置悬念、生动形象、新颖含蓄、引起兴趣等作用。
1、你怎样理解本文标题的作用?
2、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3、标题换成可否XXX?说说理由。
4、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理解百合花的寓意
百合花,情态淡雅,气味芬芳,“百合花”是新被子上的图案,象征了军民纯洁的感情,象征了新媳妇和通讯员纯真美丽的心灵,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
以“百合花”为标题也含蓄的暗示了小说主题,新颖别致,引起阅读兴趣。
... ... ...
品味细节 圈点批注
1、说说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细节描写是什么?体会细节描写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读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3)、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探究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衣服上的破洞(四次)
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挂破了上衣,出现了破洞;
第二次是通讯员在叫“我”开饭时“我”看见那个破洞;
第三次是当受重伤的通讯员被抬回包扎所,“我”看见“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第四次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缝那破洞
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朴实腼腆乐观的性格,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善良、热情、大方,还有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崇敬之情。
... ... ...
概括主题
这篇小说选取人民战争中的一个平凡片段,通过通讯员为包扎所向老百姓借被子新媳妇为牺牲的战士献出自己心爱的嫁妆----一条印有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歌颂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主人公崇高的品质,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英雄战士的热爱和崇敬,揭示了军民团结是战争胜利之本的道理。
课堂总结 情感启迪
战争是残酷的,为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而骄傲!向那些在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致敬!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像百合花一样美好幸福的生活,莫让年华付水流,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未来的日子里,活出一份精彩,活出一份高贵,因为我们心中都有盛开着一朵美丽的百合花!
... ... ...
1、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在阅读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说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情节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
(3)、小说的故事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主人公出场做铺垫。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以及场景,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做铺垫等。
(5)、按小说的篇幅和容量分为:a、长篇小说b、中篇小说c、短篇小说d、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
... ... ...
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整理生字词
(1)、给下面的字注音。
撂( ) 讷( ) 憨( ) 讪( )
嬷( ) 砦( ) 磕( ) 瞅( )
拗( ) 虔( ) 髻( )忸怩( )
2、解释下列词语。
(1)、张皇: (2)、忸怩:
(3)、虔诚: (4)、执拗:
(5)、尴尬: (6):讪讪:
3、上网搜集茹志娟的其他作品,阅读交流。
《百合花》《*哦,香雪》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审美)目标 1.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赏析小说的语言美,体会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赏析人物形象,体会小说的人物美、人情美..
《百合花》《*哦,香雪》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清新俊逸茹志鹃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
《百合花》《*哦,香雪》PPT 第一部分内容:百合花 一、识作者 永远绽放的百合花茹志鹃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①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
发布于:2020-05-25 16:56:44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知识与能力
了解当代作家周国平:并能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水平
过程与方法
在不断地设疑解疑过程中,理解作者对家的三个比喻及其观点
情感价值观
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人类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作者:周国平
周国平 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 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读准下列字音
琐屑 休憩
冥想 萦绕
温馨 陶冶
倦鸟思巢 黯然失色
袅袅 祈祷
... ... ...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由对人生的比喻引出对家的思考,并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2-16):由三个比喻句作为小标题,抒写自己对人生对家由浅入深的哲学思考。
第一层(2-6):由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实况深入思考,得出家是一只船的结论。
第二层(7-12):由人生是一次远航想到家是温暖的港湾,是休息放松的乐园。
第三层(13-16):在前两节的基础上,用“永远”一词把家的本质特征给以鲜明的定位DD家是永远的岸。
全篇由引子和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的标题均以判断句表述,直接阐述了作者的认识和思考。三个小节从标题上看是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顺序是一种______。这种关系的前提,则是建立在课文开篇句“_______________”,这是作者有关家的思考的前提,也是话题提出的引子。
... ... ...
课文的引子有什么作用?
引子:起统领全文的作用。
两个比喻将人的一生经历的时间比喻成“岁月之河”,将“人生奋斗的过程”比喻成“一种漂流”,从而引出下文.
听课文录音,思考问题。
作者认为“家”是什么?
“家”带给了人们怎样的感受?
... ... ...
结合全文,思考讨论:
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家是船、港湾和岸呢?他是怎样将“家”与“船” 、“港湾” 、“岸”联系起来的?
1.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家是船?他是怎样将“家”与“船” 联系起来的?
(1)“家是一只船” ,来自引子中人生“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
(2)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
第一节“家是一只船”: 表达了作者对“家”第一层面的哲学认识。
(3)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作者是___________,引领着我们一步步从_____到_____。
2.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家是港湾呢?他是怎样将“家”与“港湾”联系起来的?
第二节“家是温暖的港湾”
(1)这个比喻句是上一个比喻句的深入。对于航行在人生的河道上的船而言,港湾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家就是为船提供停泊、休憩,躲避风浪的港湾。
(2)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作者引尼采的话,既引出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人,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为使自己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 ... ...
合作、探究
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说说这几个比喻间的内在联系。
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是后边三个比喻的基础。“家是一只船”是后面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的出发点。“家是永远的岸”是“家是温暖的港湾”的深化,是三个比喻所传达的思想的极致和完成。
写作方法
(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例:“家是一只船”此节。
作者先叙述南方荡舟的所见所闻所感。
接着引出“家是一只船”的议论,
最后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则是抒情。
这种记叙基础上展开议论的写法显得水到渠成,记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而议论、抒情又是对记叙的升华。
(2)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设问、引用的修辞方法。
例1:引用尼采对女人的讥评“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 ... ...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家是什么?不同作家笔下有不同的“家”,那么你心目中的“家”呢?请你用比喻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吧。
家是什么?家是夏天的空调,大雪天的一个酒壶;家是月光下的倾诉,家是夕阳里的搀扶;家是远行的一声声叮嘱,家是重逢时滚落的泪珠。家会很快乐很幸福,像一眼不老的清泉。
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
(1)家是一辆汽车,
(2)家是加油站,
(3)家是终点站;
如果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
(1)家是甜甜的糖果,
(2)家是让你飞翔的翅膀,
(3)家是握在手里的那根风筝线。
家是一盏为我点燃的灯,它永远地温暖着我的心,照亮着我的路。
... ... ...
这是一篇哲学家写的散文。篇名为“家”,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家”的一种哲学思考。“家”是人们所熟悉的名词,周国平的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生活感悟:
“家”是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名词,也是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地方。但是,你真正思考过家对我们的人生意义吗?
《二十年后的家乡》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第1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义非凡。而今天,我们来张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二..
《二十年后的家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培养书写能力,激发对祖国文化..
《蝴蝶的家》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范例引领感悟方法 快速阅读《蝴蝶的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小组讨论,提炼出能够引领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带着问题再..
发布于:2020-05-25 16:52:02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别之后。
学习目标:
1.读出词的韵律,品出词的意境;
2.感悟词人抗敌报国,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未酬的悲壮的情感。
日积月累 收获颇丰
挑灯( ) 麾下( )
炙( ) 塞外( )
的( )卢 霹雳( )
... ... ...
再读课文 读准句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沙场秋点兵。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依据注释 揣摩大意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中回到了接连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 ... ...
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
他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
... ... ...
对比阅读 拓展视野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①示儿:给儿子看。
②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
③九州:代指中国。
④中原:金兵占领的地方。
⑤翁:父亲。
... ... ...
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首词上片描写军旅生活。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紧凑有力,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氛围。一个“秋”字更给整个场面增添了肃杀之气。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词人渴望实现抗金大业的理想,也表现出他对君王因忧愁国事而生出白发所产生的怜惜之情。
D这首词意境开阔,在内容上能把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表现出慷慨纵横、自由奔放的艺术风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词作,把握词作的内容。 2.能够赏析词句,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能够体会词人的爱国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知导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靖康事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达到顶峰阶段。这一时期产生了豪放词..
《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这四首词的内容,背诵这四首词。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发布于:2020-05-25 16:42:48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圆明园废墟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
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洗劫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
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
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罗干净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所幸的是这时还未伤及建筑。
... ... ...
宗璞,原名冯钟璞,笔名绿蘩、任小哲等。现代女作家。
其作品《三生石》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写作背景: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因而,本篇的主旨是号召每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潮流之中。
探讨以下问题:
圆明园是废墟,是历史的见证,凭吊它,怎能不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她感悟到了“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明确:“召唤”原意是号召人来,在这里有一种警示的意思,一再告诫人们不要忘记祖国的历史,只有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将祖国建设的富强,才不至于落后挨打,重蹈历史覆辙。召唤国人改革,振兴!
... ... ...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一.(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
二.(4-10段)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三.(11-19段)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人)呼唤,要投身到百废待兴的建设潮流之中去。
四.(20-21)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 ... ...
联系上下文,作者面对废墟,为什么先是“欣然”,后却“怅然”?
“欣然”是“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指自己始终没有忘记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怅然”是这历史的沉重和凝固。
“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
“本该”表明强盗无法盗走的大石龟,已经被挪动或毁坏了。
“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用拟人手法,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 ... ...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关于重修圆明园的问题
赞成重建:圆明园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独一无二的“万圆之圆”。重建圆明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恢复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好处。重建圆明园,把它建成国家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恢复当年的盛境,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有形资产,可以发展旅游事业,推动经济发展。
反对重建:遗址和残迹的历史感是复建后的景象无法代替的,这段屈辱史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和价值要超过圆明园园林的价值。保留遗迹,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的功能,时刻教育人民不忘历史教训,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自由提高国力才能避免国难临头。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 ...
《废墟的召唤》PPT课件3 作者简介 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宗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
《废墟的召唤》PPT课件2 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怎样的感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
发布于:2020-05-25 15:37:09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926年出生于上海。1943年秋到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学院,1950年获博士学位。他曾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学术研究所任物理学教授,1964年任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朗读课文,想想:
在作者眼中,科学与艺术有哪些相似点?
并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 ... ...
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强调艺术的“创造力”的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
理解: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强调艺术的“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理解:“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同时,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 ... ...
本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分析问题:举例论证中心论点
解决问题: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作者引用李白的诗歌,列举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证明了什么观点?你还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 ... ...
你觉得该如何理解关于月亮的这一争论?
是艺术违背了科学,还是科学摧毁了艺术?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与艺术相通的例子?
《科学与艺术》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2.体会文中例证法的运用及作用。 3.培养创造精神,提高创造力。 新课导入 近世出土的中国古..
《科学与艺术》PPT课件2 李政道院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国际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意大利科学院(Academia Li..
发布于:2020-05-25 15:05:39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文学常识: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给君主上的奏章。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
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guī niè),作文的楷模。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代表作是《出师表》。
... ... ...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V(xiāo)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gōng)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关于刘禅
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能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作昏庸无能人的代称。
... ... ...
1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妄自菲( ) 薄( )
以塞( ) 驽钝( )
陟( )罚臧( )否( )
裨( )补阙( )漏
译法口诀 :
文言翻译有诀窍,
变单为双是法宝,
调换语序译通顺,
适当加减译得好。
... ... ...
㈠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
⒈薄 妄自菲薄( )
薄纸( )
⒉塞 以塞忠谏之路( )
堵塞( )
⒊行 行阵( )
性行淑均( )
⒋否 陟罚臧否( )
是否( )
⒌遗 以遗陛下( )
遗失( )
㈡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⒈益州疲弊
⒉盖追先帝之殊遇
⒊恢弘志士之气
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⒌先帝不以臣卑鄙
⒍由是感激
... ... ...
阅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
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
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阅读第二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
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
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
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 ... ...
1、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2、此表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是如何体现的?
3、此表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何特点?请具体阐述。
思路:以“出师”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 ... ...
理解练习:
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
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 ...
课外拓展: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yáo)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文章学习拓展
一、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如何衡量他们?你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3.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4.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请结合本文所学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进行评价。
二、文章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杜甫:出师未捷人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出师表》PPT精品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用法,积累文言知识,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能够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 2.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
《出师表》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了解表的有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3.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
发布于:2020-05-25 14:58:53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毛泽东,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的诗词创作,艺术性很高,充满革命豪情,享誉海内外,一个外国朋友曾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本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古代一种韵文形式,又叫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原来可以合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乐谱失传后,只剩下词牌,词牌就是词的调子,每个词牌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调和韵脚。所以把写词叫做“填词”,历史上宋代是词的创作繁荣时期,涌现了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的豪放派词人和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词人。
《沁园春》这个词牌规定114个字,分上下两阕,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 ... ...
沁园春 莽莽 素裹
妖娆 稍逊 分外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内容?
它们又分哪几层?
上阕赞北方雪景
总写北方雪景
具体描绘北方雪景
想象雪过天晴之景
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
评论古代帝王
抒发壮志豪情
... ... ...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词的上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千里冰封”与“万里雪飘”在情态描写上有何不同?
前者是静态描写,后者是动态描写
3、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 ... ...
上阕重在写景,对景色的描写主要采用了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方法。
诗歌开首总写北方的雪景。诗人极目远眺,只见祖国千万里的河山坚冰封锁着大地,雪花漫天飞舞。这是何等壮丽的景色!
次写长城南北一大片国土大雪纷飞,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奔腾咆哮的黄河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第二层具体写雪景。在作者的眼里,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境中也到处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奋发向上的活力。你看,那披雪的群山,如同无数条银蛇在舞动;冰封的秦晋高原上绵延起伏的丘陵,好像一只只蜡象在奔跑。它们似乎想要跟老天一比高低。这是多么神奇的景象啊。
... ... ...
1、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在上下阕之间起过渡作用的是哪几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 ... ...
按引入、评古、论今将下阕分为三层。
第一层的大意是祖国的河山是这样的美好,难怪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她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这一层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引入下面对古今人物的评论。
第二层用“惜”字对古代帝王的代表人物作了总的评价。他们都是开国之君,武功赫赫,然而文治不足,“俱往矣”一句宣告了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表现了毛泽东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伟大气魄。
第三层为论今。诗人指出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才算得上是创造历史、开拓未来的真正英雄。这一层与上阕的第三层遥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创造历史,迎来美好明天的革命豪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 ... ...
1、词的上阕在写景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顺序和哪些写法?
先总写后分写,先实写后虚写。
动景和静景相结合,虚景和实景相结合。
2、请指出上阕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有机的整体。
... ... ...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本篇虽题为咏雪,实际上它却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而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上阕,即景生情。下阕抒情,寓情于议。作者将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2、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3、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
4、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沁园春雪》PPT免费教学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沁园春词牌名 雪题目(词内容的集中表现) 上阕:描绘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总写雪景: 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
《沁园春雪》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3、理解背景、把握大意体会本词中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
发布于:2020-05-25 14:35:33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