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新文化运动!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 ... ...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5 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刊于上海黄浦江边。辛亥革命时担任过安徽都督府秘书长的陈独秀在创刊词《敬告青年》中号召国人建设一个青年中国,这个中国应当具有六个特点: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 ... ...
2.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陈独秀,安徽怀宁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文学革命的先驱,文艺理论家、教授。1915年自创办的《青年杂志》。1917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以后几年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复辟与尊孔》、《偶像破坏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等著名文章,在新文化运动的各个阶段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1921年7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1927年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叛徒刑13年,1937年8月被释放。1942年5月27日病逝。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在被军阀张作霖捕后,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是伟大的革命先烈。
胡适,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史家、诗人。1917年回国任北大教授,投身新文化运动,是该运动早期领导者之一。1949年再度赴美,1952年去台湾,1958年4月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等。
1910年—1916年先后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一生共获得35个博士学位。
... ... ...
①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1916年《青年杂志》1卷5号 )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自由、平等。
... ... ...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毛泽东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 ...
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从新文化运动在当时和后世的进步影响上看,是正确的。但是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片面性。
对祖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新文化运动》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青年》与新文化阵营 1.背景 袁世凯下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立国的根本,以此来抑制民主、自由、平等思想。 2.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
《新文化运动》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
《新文化运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君主专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袁世凯为首的北洋..
发布于:2020-12-02 09:33:56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①传教士欺压百姓(直接原因)
②民族危机严重(根本原因)
2、爆发:赵三多冠县起义(1898)
3、口号:扶清灭洋
4、发展:蔓延到山东、直隶许多州县
... ... ...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变化:剿灭→招抚
为什么清政府会改变对义和团的态度,进行“招抚?”
清政府认为:如果镇压,这一强烈的爱国运动将转变为反抗清朝的运动;改变政策是为了“因而用之”,采取缓兵之计,一方面使义和团不把矛头对准它,“徐图挽救”最终仍要消灭义和团;另一方面把义和团推到同外国侵略者作战的第一线上,控制利用义和团,直到最后将其出卖,来保住清政府的统治。
义和团运动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1900年/英、俄、日、法、德、美、意、奥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3、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义和团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辛丑条约》 签订
5、《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三、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四、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失败呢?
1、主观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 ... ...
《辛丑条约》
①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本息合计9.8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③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
⑥修订商约。
影响: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性质: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作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影响: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从而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 ... ...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严重
B、清政府腐朽,黄河泛滥
C、帝国主义宗教侵略加剧
D、清政府实行“袒教抑民”政策
2、最能说明义和团运动性质的是
A、反封运动 B、反资运动
C、反殖运动 D、反帝运动
3、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
A、《辛丑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天津条约》签订
D、《南京条约》签订
... ... ...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PPT 第一部分内容:本课时要点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辛丑..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3 学习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2.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 3.理解《辛丑..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2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成员:失业民众和下层百姓为主体 兴起地点:山东 斗争目标:帝国主义 口号:扶清灭洋 ..
发布于:2020-08-03 15:06:43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全民族的抗战
1、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政策 对内坚持“剿共”
对外一再退让,实行“不抵抗政策”
后果: ①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②助长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到1941年底,日军侵占了中国的大片 ,其中包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南昌等重要城市。同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
2.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学生: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了反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2)东北人民: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自发起来抗日。
(3)国民党爱国官兵:发动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之间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两当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是扭转时局的关键?张学良、杨虎城是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顺应了抗日形势的发展,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民党转向抗日的关键,使国共两党由分裂对抗走向合作抗日,也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张、杨二人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角,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以民族大业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说他们是千古功臣。
... ... ...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大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史实)
1、(1)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北伐战争,(2)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3)四次反围剿胜利,红军长征胜利,遵义会议,建立陕北根据地。(4)西安事变的 和平解决(5)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改编八路军、新四军。(6)抗日战争的 胜利(7)重庆谈判、转战陕北、三大决战,度江战役(8)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9)开国大典
119页(1)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推向高潮,它顺应了 抗日形势的 发展,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民党转变的 关键。国共两党由分裂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毛泽东因此称赞“ ”。西安事变主角,张学良,杨虎城置个人安危与不顾,以民族大业为重,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所以评价很高。
(2)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把握未来。当前虽是和平时期,影响世界和平因素还很多,如日本军国正义的 复活---。我们学习这段历史一要时刻警惕悲剧重演;二要了解国共两党合则利,分则弊的历史教训,为第三次国共合作创造条件。
... ... ...
一个新中国:1949.10.1开国大典
两位先生、两个口号:德先生、赛先生:民主、科学
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的新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洋务运动两个口号:自强、求富
两个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1924.国民党一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9)
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 1924.国民党一大)第二次(193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两次学生运动:五四运动(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一二.九运动(1935.12.9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1914——1918)第二次(1939——1945)
两次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中国战败《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1937——1945)胜利,收回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大决战:辽沈战役、潍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个屈辱条约:《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三个党产生 条件:
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四次学西方探索:洋务运动(学经济、技术、军事);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西方政治: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新文化运动(学西方思想文化)
四次反侵略斗争;
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1894——1895)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战争(1937——1945)胜利
... ... ...
谈一谈:了解了中国百年磨难史,你有什么感想?
1、落后就要挨打!
2、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3、我们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不会落伍。
中国人民在中共的领导下寻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斗争,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救中国!
... ... ...
①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清朝统治日益腐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期。
②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希望中国独立富强起来。
③结果相同:最终都失败了,都没有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④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相同:a.资产阶级的妥协软弱;b.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c.封建反动势力过于强大等。
①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②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③中国必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等。
... ... ...
19世纪中期起,中国在饱受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1)将下图中图片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_;④ 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
(2)分别写出图片中各个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①洋务运动时期:奕D、李鸿章
②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 (梁启超、谭嗣同)
③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
... ... ...
国统区的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上实施独裁专政,压制民主,实行特务统治。
经济上少数官僚掌握了大量财富,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而且没有民主和自由。
革命根据地的欣欣向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上,人民政权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经济上,通过大生产运动,财政经济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有了保障
... ... ...
根据地的发展:
①政治上:
思考:为什么人民积极参加选举?
人民得到了民主选举的权利,翻身作了主人。
②经济上:
为什么在当时要开展大生产运动?
财政经济困难问题
... ... ...
一、美蒋积极准备发动内战
蒋介石玩弄反革命两手策略
想一想:蒋介石既然要打内战,为什么还要搞假和平?
美国帮助蒋介石发动内战
但蒋介石并没有马上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宣战,你知道为什么吗?
1、迫于人民要求和平的声音
2、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准备内战
3、蒋介石暂时作出和平的姿态
... ... ...
1、内战初期的形式分析
根据内战爆发时期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图,若仅从这些数字去考虑,战争的结果会怎样?
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援,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有办法。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读图:毛泽东转战陕北
思考: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为什么要撤离革命圣地延安?
为了保存实力,寻机歼敌,不与优势敌人硬碰硬。
... ... ...
新中国的诞生,是百余年来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成果。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历史从此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发布于:2020-08-03 11:29:30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袁世凯简介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在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
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
他复辟帝制,当了83天的皇帝
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 ...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上台:1912年3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材料: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兹志愿,率履弗渝。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 大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初十日
请概括材料中袁世凯所立誓言的主要内容。
去除专制,发扬共和精神。
袁世凯独揽大权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 ... ...
袁世凯的独裁措施
刺杀宋教仁;
镇压二次革命,孙中山、黄兴逃往国外;
解散国民党,捕杀国民党人士与民主人士;
查封报馆,禁止言论、集会、结社;
解散国会,撤销国务院,取消责任内阁;
炮制《大总统选举法》,使总统成为终身制和世袭制。
思想上:大造复辟舆论,举行复古、尊孔、祭天等活动
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
投靠日本,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 ...
“洪宪帝制”的失败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
③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④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二十一条”损害了哪些国家的利益?
“二十一条”对中国权益的损害严重且涉及范围深广,被称为“亡国条约”.
... ... ...
袁世凯复辟帝制
时间: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国号: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袁世凯帝制失败的必然性(原因):
1、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2、“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的利益;
3、护国运动的开展;
4、欧美列强的不满。
结果:他复辟帝制,当了83天的皇帝、袁世凯集团垮台
... ... ...
二、军阀混战
数一数,民国初期的主要军阀派系有哪些?然后在地图上指出各军阀控制的范围。
皖系军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直系军阀(湖北、江西、江苏及直隶)、奉系军阀(奉天、黑龙江、吉林)、滇系军阀(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山西军阀(山西)、桂系军阀(广东、广西、湖南南部)。
从这张地图上,你感觉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军阀林立、四分五裂、动荡不安。
军阀混战出现的原因:
直接原因(背景):1916年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三部分内部矛盾凸显
主要原因: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同的军阀,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
... ... ...
建立: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
统治措施: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卖国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运动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为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三大派系,它们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
《袁世凯称帝与军阀混战》辛亥革命与民族觉醒PPT课件2 北洋政府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
发布于:2020-07-31 15:07:57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本课学习线索
五四运动的爆发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爱国运动”
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遭到无理拒绝。
时间:1919年5月4日
运动过程:学生发起,工人参与,由北京移到上海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
意义:是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 ...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南陈北李”
李大钊、陈独秀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作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
人物:李达、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美等13人
机构:中央局、领导人物:陈独秀(书记)
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
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换热一新。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PPT课件2 一、五四爱国运动 寻缘五四爆发原因 感受五四运动过程 探究五四运动意义 传承五四五四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
发布于:2020-06-29 12:39:21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1.以前,有什么习俗?
留长辫、缠足、跪拜礼、翎顶补服
称呼:老爷、大人、少爷、小姐…
古代的人们信儒家,男子与一样蓄发不剪,或披散于肩,或束于发顶,这种汉民族的风俗经历了四千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周边的少数民族,有剃掉一部分,留一部分蓄辫的。宋朝时的金人是剃掉头顶发,编辫垂肩。满人的发式就是同金人一致的,因为他们同出于女真族。
清军入关后,为了铲除汉人的民族意识,清王朝以“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为由,顺治二年颁布剃发令,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当时这个法令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但这些反对最终都失败了。天长日久,人们剃发蓄辫成了习惯,拖在脑后的一条长长的辫子就成了清朝国民外貌的最大特点
... ... ...
称呼:先生、女士、同志、君、你我他、同学…
剪辫子、禁止缠足、握手、下跪(求婚)、
孙大总统令:革除旧有称呼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令内务部通知各官署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称:官厅为治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治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来恶称
... ... ...
旗袍----旗袍是属于“长袍”类的女装,是由远古秦汉时代的“深衣”演绎而来的,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演变与发展,起先是指男女通用的长袍,后来到了近代就成为女子的专利了。清朝时的旗袍宽大、平直,长可至足,而且多用绣花滚边修饰。到了20世纪20年代,辛亥风暴推翻了封建王朝,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和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加之受外来服饰的影响,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新式旗袍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美。旗袍的长度变短,腰身收紧,领子变高并且系扣,线条分明,成为极有东方女性端庄典雅、含蓄风范的改良旗袍。
尤其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全国效仿,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在传统与现代的思想潮流碰撞中,旗袍越来越贴近时代和生活,变得经济便利、美观适体。深受中国女性的喜爱, 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服饰,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
... ... ...
1.在广东,一天之内,就有20多万男人剪去了长辫子。你认为这一现象会发生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
B.新文化运动以后
C.戊戌变法以后
D.辛亥革命爆发后
2.中华民国成立后,人们之间的称谓不可能有 ( )
A.先生 B.某君
C.老爷 D.同志
3.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的是 ( )
A.剪发辫 B.易服饰
C.改称呼 D.禁缠足
4.在清末民初,中山装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服饰,它的服饰名称来源于 ( )
A.中山服装厂出品
B.孙中山创制的服装
C.生产于广东中山的服装
D.注册商标为“中山”的服装
5.清末民初,人们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西服的引进
B.中山装的出现
C.女士高领服装的出现
D.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 ... ...
《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辛亥革命与民族觉醒PPT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辛亥革命前后,发型、服饰、称谓、礼节、女权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 分析社会习俗变迁的实质培养分析归纳能..
发布于:2020-05-25 17:01:36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1.科举制废除的背景
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时间 隋朝
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要废除呢?
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日益成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
2.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度是怎么被废除的呢?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3.科举制废除的意义
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围更广,使一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
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中的人只懂儒家经典,没有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都是忠实的奴仆,与社会发展也极 不相称。
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 ... ...
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诞生 1898年 光绪帝
地位——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影响——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戊戌政变期间,为什么只有京师大学堂没有被取消?
京师大学堂是开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它的存在并不会威胁到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只会对国家有利。因此,它的开办得到了各个派别的认同,才会一直存在。
... ... ...
民国时期教育的状况
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新式学堂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说说你对新学堂的看法。
新式学堂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发展;
课程设置全面,基本上与现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一致,具有重大的进步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和大量的封建残余,是封建教育发展到现代教育的过渡。
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1904年)
新学制的制定——
原因:西学东渐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中国教育的落后;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迫切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
制定和主要内容: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
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各级新学堂的开办。
... ... ...
1、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
1926年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删去了“读经”及有关内容 。1917年5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教的提案,并撤销了1913年宪法草案中所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 。
2、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按1912年所定学制,只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到1915年,袁世凯公布《国民学校今》中,只准许小学一二年级内男女合班上课,三年级以上,男女生只可同校,不得同班。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由于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步解决男女教育平权的问题 。
3、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中学各科教科书,随之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采用了语体文。这样,大、中、小学文言文教材逐渐地被淘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重大的改革。
4、大学的改制
蔡元培1917年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着手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他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李四光等著名学者到校任课 ,等等的措施。北京大学的改制,引起全国高等学校的反响,有些做法当时即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上议决照办。以后,各大学也逐渐按北京大学的制度办理。
... ... ...
教育完全免费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
教育经费
《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
教师薪水
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 。
多样化的教育格局
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教育家的胸襟。
... ... ...
1、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2、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以下不属于清末颁布的学制划分阶段的是(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中教育 D.高等教育
4.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北洋水师学堂
... ... ...
《近代新式文化教育的兴起》辛亥革命与民族觉醒PPT课件 学习目标 1.知道科举制废除的相关史实; 2.知道京师大学堂的发展历程; 3.以《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为例,理解大众传媒对大众传..
发布于:2020-05-25 14:52:53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是什么?
2、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局限性?
3、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什么,孙中山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4、二次革命出现的原因,结果?
5、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间,失败的根本原因?
6、北洋军阀分化成了哪三个派系、各系首领是谁?各控制哪些地区?
1、知道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口号、主要阵地、内容
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 ... ...
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倒行逆施。这使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的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①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维护专制和复辟帝制,下令尊孔读经,掀起封建复古逆流;
②民主共和未能实现,知识分子寻找救国新出路。
(1)1915年9月陈独秀在____创办《____》杂志
(2)在陈独秀的指导下,___、____、____等人以《_____》杂志和_____为主要阵地,高举“____”与“____”两面大旗,发展新文化运动。
(3)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反对____;提倡___反对____;提倡____反对______;提倡_____反对_____。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向______发动猛烈攻击,斗争锋芒直指______思想,提出了“______”的口号
(4)新文化运动是_____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给___以空前打击,动摇了___;它促进了___;为______.
... ... ...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及主要阵地
运动中心:上海、北京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新青年》迁到北京出版
北京大学
一所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 ...
想一想:“孔家店”指的是什么?
“孔家店”指的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道德、旧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
“打孔家店”
这种思想是不是就一定全部都是对的?
“打孔家店”目的是为了打破封建礼教,反对独裁,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具有进步意义。但完全否定儒学思想是片面的,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chú]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改造旧文学为适宜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学。
口号是陈独秀提出的;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是胡适;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鲁迅所著。
意义:文学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与推广国民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 ... ...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地位与意义?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打击了专制主义和传统礼教;②促使人们追求真理与进步,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但它在学习西方文化和批判传统思想文化都存在绝对否定和肯定偏向。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都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
1、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提倡新道德
B.提倡新文学
C.提倡民主科学
D.文化平民化
2、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倡用白话文写文章的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鲁迅
... ... ...
1、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但生肖都属兔。因此,后人形象地称他们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关于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 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前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实业救国”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民主、科学
3、(2016金华)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新体制的创立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工业革命的冲击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 ...
《新文化运动》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青年》与新文化阵营 1.背景 袁世凯下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立国的根本,以此来抑制民主、自由、平等思想。 2.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
《新文化运动》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
《新文化运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君主专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袁世凯为首的北洋..
发布于:2020-05-25 13:56:42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知识目标
辛亥革命前后,发型、服饰、称谓、礼节、女权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
分析社会习俗变迁的实质,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平等、创新,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 ... ...
一、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民国建立后,发布了一系列命令,改变落后愚昧的习俗。
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装束的变化:剪发辫 易服饰
称谓礼节的变化:改称谓 废跪拜
女权的变化:禁缠足 倡女权
思考:这些装束的变化有什么好处,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剪发不仅仅是人们观念的改变,而且方便了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也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讲究发型的理发业成为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
②服装的变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满足了不同的审美需求。
思考:称谓礼节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称谓的变化说明了用人格的平等代替了身份的不平等,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渐渐从人们的意识中消失。
礼节的变化说明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被平等的的观念所取代。
... ... ...
小结:社会习俗的变化
称谓变化:平等的称呼代替了有等级观念的称呼。
装束变化:剪辫、易服。
礼节变化:鞠躬、脱帽、握手礼代替了跪拜礼。
女权变化:废缠足,倡女权,走向社会。
为什么一定要废除这些陋习呢?
陋习: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
限制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
禁锢人的思想
限制人的创新能力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 ...
社会习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社会习俗的变化不仅是形式的变化,更实质的是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向生活近代化的反映,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而且改变了人们思想,使人们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
《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辛亥革命与民族觉醒PPT课件2 抢答 1.以前,有什么习俗? 留长辫、缠足、跪拜礼、翎顶补服 称呼:老爷、大人、少爷、小姐 古代的人们信儒家,男子与一样蓄..
发布于:2020-05-25 13:43:06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1.知道科举制废除的相关史实;
2.知道京师大学堂的发展历程;
3.以《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为例,理解大众传媒对大众传媒对近代生活的影响。
导学重、难点
重点: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式文化教育的兴起
难点:大众传媒对政治、社会经济
... ... ...
为什么要废除科举制?
(1)清代科举,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体为答题形式;
(2)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科技的不断输入,科举选拔的人才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人呼吁废八股,改科举;
(3)20世纪初,随着新政的推行、新式学堂的创办,要求废除科举的呼声越来越高。
科举制的废除
废除:1905年,清政府宣布自次年起正式停止科举考试。至此,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遂告终结。
意义:它的废除和当时新的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使读书人同社会现实生活更为贴近,有利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 ... ...
讨论:为什么说科举制的建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
由强调门第到注重学识,由追求功名到重视实践,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想观念不断解放的历史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废除,成为近代新式教育体系确立的前提。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1)创办: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发布上谕,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2)发展:1902年以后,陆续增设师范馆、进士馆、译学馆、医学实业馆等,到1910年,已发展成为设有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农科、格致科、工程科7科的综合性大学。
(3)更名: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
(1)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对整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教育对象、课程设置等,均做了详细的规定。
(2)民国成立后,对晚清新学制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主要是缩短了学业年限,在课程设置上去掉了有关封建色彩的内容,更加强调自然科学等。
(3)1922 年,参照美国的学制再次进行改革,规定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6年。至此,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 ... ...
讨论:大众传媒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
报纸、印刷出版机构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大众的文明程度,对于文化与知识的承载、社会生活的扩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中国大众传媒在介绍西学、传播文化、保存文明、教育民众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代新式文化教育的兴起》辛亥革命与民族觉醒PPT课件2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1.科举制废除的背景 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时间 隋朝 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举考试在中国延..
发布于:2020-05-25 11:26:03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之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之后也是清朝统治,为什么1840年之前就属于中国古代史,而之后就属于中国近代史呢?
一、虎门销烟
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销烟?
归纳:历史进入19世纪,世界发生了巨变,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迅猛发展,已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拓展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扣开中国的大门。古老不变的中华帝国,却仍沉睡在“天朝、闭关”的迷梦中,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此时已呈现出危机四伏的衰败景象,必然成为英国掠夺的目标。
你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思考:反思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思考战争结果留给我们的教训。
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应对失当,清军上下不可能都像关天培与镇江战役的勇士那样同仇敌忾,浴血奋战。)
... ... ...
二、《南京条约》
⒈签订时间:1842年8月
⒉主要内容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割让香港岛;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⑤附件内容:
... ... ...
三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①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举行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②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同年,太平天国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1860年,太平军逼近上海。清朝地方官员与英法侵略者相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抵抗太平军。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不久,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和内讧,以及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1864年以失败告终。
... ... ...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5.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它对外国入侵者的抵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积极作用。
... ... ...
思考:这事实说明了什么?
沙俄对中国一直怀有领土野心,鸦片战争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导致沙俄巧取豪夺,大肆侵略,沙俄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沙俄的侵略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
思考:为什么鸦片战争翻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页?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人为反侵略而开始了英勇抗争,由此翻开了中国近代的历史篇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2 虎门销烟 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它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请问:这块浮..
发布于:2020-05-25 11:16:48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它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请问:这块浮雕的反映的反侵略斗争的内容是什么?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办法?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打开中国市场,抢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 ...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爆发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具体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君主专制政治腐败;武器落后;
... ... ...
《南京条约》
1、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割”
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赔”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开”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商”
2、影响:
A、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B、香港岛成为以后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
A、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
B、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
A、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 ... ...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也就没有禁烟运动,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试结合所学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必然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和闭关锁国政策,必然会抵制英国商品的倾销。
3、当时清政府国力衰弱,为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提供可能。
鸦片战争爆发是必然,禁烟运动只是借口。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清政府的战败让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清朝再也不是所谓的“天朝上国”,“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外国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清朝,中国到了必须向外学习的时候了,其中杰出的代表是魏源。
... ... ...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经济上: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思想上:战败求和的刺激促使一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出现:开始向西方学习。
1、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之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之后也是清朝统治为什么1840年之前就属于中国古代史..
发布于:2020-05-25 10:52:49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军队连连损兵折将。1946.6----1947.2:歼敌70多万。
在全面失败进攻失败后,蒋介石转入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解放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刻。
我军的作战方针: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即集中优势兵力,选择薄弱或孤立之敌,在运动中以各个歼灭
一、挺进大别山
1、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图为部队夜渡黄河。
为什么在解放区还很困难的情况下,刘邓大军要千里跃进大别山?
国民党对陕北、山东发动重点进攻以后,陕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严重破坏,解放区的供给都发生严重困难,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既可以缓解解放区的军事和经济压力,又可以对国民党军队实施战略进攻。
大别山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三路大军逐鹿中原
陈谢兵团开辟豫陕鄂解放区——1947年8月22日开始
陈毅、粟裕大军发展豫皖苏解放区——1947年8月开始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 ... ...
二、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发起了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先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关内的退路。图为东北解放军对锦州发起总攻。
东北敌军卫立煌集团共55万人,分别被我分割包围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联的地区。其中,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共30万人,防守沈阳地区,作为防御中枢集团,以确保沈阳并伺机增援长春、锦州;万人,防守长春的有10万人,锦州、锦西地区有15万人,以确保与关内的陆海联系。敌军企图集中兵力,重点守备,以牵制东北我军于关外,如形势不利即撤至关内。当时,国民党军既想撤出东北,又不甘心丢失东北,正处于举棋不定。
2、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开始了。解放军首先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图为华东野战军突围碾庄外壕。
1948年12月初,中原野战军在东北野战军一部的配合下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图为被摧毁的黄维兵团汽车防线。
1949年1月初,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几天之内,全歼敌军,淮海战役结束。图为歼灭杜聿明集团后的战场。
3、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进行的同时,东北解放军入关,与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了平津战役。1949年1月14日,东北野战军向天津守敌发动总攻,次日下午解放天津。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图为驻北平的国民党军出城接受改编。
... ... ...
三、渡江战役
1、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跨台
时间:1949年4月21开始
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国民政府22年统治结束
5月27日,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解放。
2、上海解放
1949年5月27日,解放军进入上海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进城部队为了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
3、进军东南沿海、西南和西北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重庆市郊入城
... ... ...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PPT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课时 导入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2005年5月19日上午10点..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土地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提问: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什么时候我军转入反攻作战?其标志是什么?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争形势又有什么新进展呢?今天..
发布于:2020-05-25 10:29:38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1、东南: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2、西南:英、法进窥云南、广西
3、西北:俄、英入侵新疆、西藏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日本哪一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为什么要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19世纪70年代 日本国内开始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日本由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面临国土狭小的制约。
(2)日本推行制定“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分五步:第一步征服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满蒙;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
(3)1890年,日本国内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它加快了战争的步伐
(4)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也乘机派兵进入朝鲜。
... ... ...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1)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在扩张中寻求出路
(2)朝鲜: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3)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积极备战
背景(原因):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它不断派遣间谍到朝鲜和中国收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的详细地形,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做好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 ... ...
①黄海海战中,谁先退出战场?
②谁胜了?
③李鸿章的命令及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北洋海军“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龋不许巡海迎敌,使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从而大大便利了日本的进一步侵略。
... ... ...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军费2亿两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
甲午战争留下什么样的反思?
(1)只引进西方技术,不改革政治制度的改革注定要失败的。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
辛亥革命(孙中山)
(2)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1、甲午战后,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
2、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探索失败,救亡图存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 ... ...
戊戌变法的内容
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改定律法,澄清吏治。
经济方面:奖励实业,改革财政。
军事方面:编练新军,改习洋操。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科;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学会等。
变法措施的作用:
1、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
2、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
3、有利于革除社会弊端。
变法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 ... ...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
4、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失败原因 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3.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 ... ...
1.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叶志超
2.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A.双方互有损失 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4.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 ... ...
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
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
A.1888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8年
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 新”开始于(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 ...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3 新授 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2 学习目标 1.知道甲午战争的背景,了解其概况;背诵《马关条约》的内容,理解其影响; 2.了解公车上书的有关史实,..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找一找 1、甲午中日战争起因、经过主要战役结果。 2、《马关条约》内容、影响 3、维新变法背景、目的、领导阶级、序..
发布于:2020-05-25 07:36:02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北洋政府”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刺杀宋教仁:
原因:1912年宋教仁主张组织责任内阁,实行民主政治,并在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引起袁世凯的恐慌
结果: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宋教仁身亡
2.镇压二次革命:
原因:宋教仁案
过程:孙中山号召反袁,发起“二次革命”
结果:敌我力量悬殊,二次革命失败。
... ... ...
思考: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措施)?
1.下令解散国民党,大肆捕杀国民党人与民主人士。
2.查封报馆,禁止言论、集会、结社。
3.下令解散国会,撤销国务院,取消责任内阁。
4.炮制《大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将自己的职位传给子孙。
5.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 ...
二、“洪宪帝制”的失败
1.概况: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年号“洪宪”,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称“中华帝国皇帝、史称“洪宪帝制。
2.国人反应: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很快席卷南方多个省份。
3.结果:1916年3月23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前后仅83天。
三、军阀混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光明的曙光
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经济下滑;苛捐杂税增多,百姓负担加重;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 ... ...
四、课堂巩固
1.右图是时人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却是袁家的天下。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复辟帝制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使自己成为终身大总统
②巩固《临时约法》的地位
③解散国会
④查封报馆,禁止言论
A、(1)(2)(3)B、(2)(3)(4)
C、(1)(2)(4)D、(1)(3)(4)
2.孙中山作“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挽联。孙中山挽联中的“公”是( )
A.谭嗣同 B.秋瑾 C.宋教仁 D.黄兴
3.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的各派军阀共同特点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
A.始终打着维护共和制的旗号
B.互相征战,扩从实力
C.出卖国家主权
D.以帝国主义列强为靠山
4.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了日本的“二十一条”。下列内容不属于“二十一条”的是( )
A.承认日本继承帝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B.承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
C.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中国聘请日本人为顾问
... ... ...
想一想;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了?
(1)袁世凯复辟和卖国违背民意,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
(2)革命党人的坚决斗争: 护国运动的打击,全国人民的反对。
(3)北洋军阀内部的分化和帝国主义的放弃。
逆历史潮流而行,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称帝与军阀混战》辛亥革命与民族觉醒PPT课件 前情回顾 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
发布于:2020-05-25 06:55:08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火烧圆明园
1、根本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860年
3、过程:
4、结果:①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③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思考:“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掠夺的狰狞面目,另一方面也再次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 ... ...
二、沙俄趁火打劫
洋务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他们的主张是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镇压农民起义和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僚,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
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包括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陆、海军、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等许多涉外内容,并非仅指办工业。
... ... ...
三、(从“自强”到“求富”)洋务运动
1、目的:维护清政府统治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口号:自强、求富 “师夷长技以自强”
4、代表:
中央: 奕䜣、文祥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 ... ...
四、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先驱及成就:
方举赞和孙英德—
1866年合伙在上海设立发昌机器厂
1872年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 ... ...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B )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侵略规模
B、修改不平等条约
C、增加通商口岸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
3.下列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天津机器局 D.继昌隆缫丝厂
4.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
A.地域分布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
B.工业部门侧重于轻工业
C.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D.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
5.阻碍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②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③官僚资本的摧残 ④战乱不止、社会动荡不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材料: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
发布于:2020-05-25 06:27:18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许多同学都看过古装宫廷剧,里面大多有一个主宰天下的皇帝,那么,主宰天下的皇帝是在什么时候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的呢?你认识孙中山吗?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怎样的革命?这场革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呢?
1.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
2.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
3.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
... ... ...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早年学习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弃医从事政治斗争。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逐以“中山”名世。1894年曾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但没有回音,而朝廷在甲午战争中的腐败无能,使他彻底打消了对清政府的最后幻想,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终身为反清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
2.革命团体的建立——成立兴中会
时间:1894年秋
地点: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奋斗目标:推翻清镇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发动广州起义
时间:1895年
地点:广州
人物: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结果: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 ... ...
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A.檀香山 B.长沙
C.上海 D.东京
2.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享主义
... ... ...
二.武昌起义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起义爆发——攻占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到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 ... ...
三.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选举产生参议员。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 ... ...
3.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1)清帝退位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2)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4.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性质: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 ... ...
1.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阅读下列材料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1)“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民主、民族、民生
(2)“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作用?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是谁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的?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创建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北洋军阀政权(1912--1928) 191219161928 袁世凯的统治 军阀割据 (一..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厘清概念 辛亥革命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发布于:2020-05-25 06:24:41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九一八事变
1、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日本“东方会议”确立侵略中国的政策
②日本国内因素:急需摆脱经济危机
③日本国外因素:国民党政权的全力“剿共,给日它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2、过程: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东三省全部沦陷
伪满洲国的建立成为日本殖民地
4.影响:
(1)东北的沦陷是中国民族利益的重大损失.
(2)日本侵占东北是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重要一步,中日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 ...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你能说一说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主要表现吗?
1.中国共产党 发表宣言,号召全国民众抗日
2.东北人民 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侵略.
3.全国大中城市 纷纷以各种形式抗日,并要求国民党抗日.
4.部分爱国将士 坚持局部抗战痛击日本侵略军
... ... ...
1.事变的背景:
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国已成为当务之急.
②中共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蒋介石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拒绝张杨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建议
对蒋介石应该如何处置?
1、何应钦等人力主讨伐张、杨,并想取而代之,是出自权欲宋子文 宋美龄兄妹想救蒋介石,并紧张活动,是出自私情。双方都不是为了国家利益,我党应对两派都不支持。
2、若国民党内亲日派和亲英美派互动干戈,甚至两派的后台日本和美英直接冲突,削弱的是国民党的统治力量和帝国主义的实力,对中共和其他革命力量大为有利,我们可以坐山观虎斗,对事变不要去管。
3、蒋介石在十年内战中大力“剿共”,并杀害不少革命战士。他被关或者被杀,正好为中共和红军出一口气。
4、“杀蒋”可能会激化矛盾,但“放蒋”太便宜了他,因此还是“关蒋”为妥,待以后事态发展再处理也不迟。
5、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一生,可叹!你的意见如何?
6、有人认为事变解决后,各方面都有所得,蒋介石得到了个人安全,张、杨获得爱国名声,中共从此摆脱“剿共”围攻。也有人认为各方面都有失:蒋介石作为“领袖”被扣,威信扫地;张学良从此长期被囚,遗憾终生;中共仍偏西北一隅,未入中枢。你认为如何?
... ... ...
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杀蒋必将激化矛盾,引发内战.和平解决有利于国共和解,有利于团结抗日,有利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
蒋介石为什么会同意“停止剿共,联红抗日”?
1.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正义呼声
2.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
3.中共的团结抗日主张,合情合理合民心,不便公开反对.
4.蒋氏本人被扣,不得不顺从民意,接受现实.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一致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 ...
一、单项选择
1.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日本发动了(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自治 D.“七七”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 )
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
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都城是( )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南京
4.标志着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的事件是( )
A.日军占领沈阳 B.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C.日军占领热河 D.日本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5.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者是( )
A.赵一曼 B.杨靖宇 C.张作霖 D.吉鸿昌
6.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逼蒋抗日 B.联蒋抗日
C.反蒋抗日 D.杀蒋抗日
7.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D.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
... ... ...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材料二 “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早想拚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场!”
材料三 “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各出自何人之口?
吉鸿昌 张学良 何香凝
(2)材料一中的人物为抗日进行了什么活动?
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长城沿线抗击日军
... ... ...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2 课程目标 识记: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 分析:九一八事变的内外因素,西安事变的起因以及和平解..
发布于:2020-05-25 05:54:14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你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和标志吗?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这样,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阅读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独霸中国的机会。……一九二二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王春良、祝允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这个时期的斗争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训。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斗是不够的,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简本)
材料三:“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文
材料四: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做出了正式的决定。
根据材料你能说出国共在当时为什么要合作吗?
1、华盛顿会议后,中国民族灾难更加沉重;
2、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单凭工人阶级无法战胜敌人;
3、国民党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4、苏联的支持;
5、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决定等。
... ... ...
中共“三大”
时间、地点
1923年6月,广州;
确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作用: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创造条件
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1924年 广州
1、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
2、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正式决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 ... ...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 的 黄埔
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校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作用: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 ... ...
阅读材料:
材料:农民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北伐的胜利进军、农民在战争中帮助北伐军抬担架、救护伤员、送情报、送粮食,有力地推动了北伐的进行。”
工人组织起来后,积极投入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洪流中去。工人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许多地方,工人运动已由罢工发展到武装斗争,直接支援和配合了北伐战争。”
想一想: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提示:可以材料中提取信息 )
1、国共两党合作
2、北伐军的英勇善战
3、工人农民运动的支持
4、作战方针的正确性
... ... ...
1、阅读图片结合所学回答:
①图中的“军官学校”指孙中山在广州建立的____军校。
②该“军官学校”对中国革命事业的主要贡献是:
A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开端
B培养了一批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C培养了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D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校长是蒋介石,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这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什么?
④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什么?
⑤什么原因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2、材料: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1)这首歌是北伐战争时广泛流行的《国民革命歌》的部分词曲,从歌词的内容上看,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歌词中“除军阀”主要是指除哪些军阀?“除军阀”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3)请你指出“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的取得的成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吗?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PPT课件2 预习问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会议及意义。 2、黄埔军校的建立、主要人物、及重要意义。 3、列举北伐的目的..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PPT课件 第一次国共合作 背景: 中共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但都失败了,中共认识到,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联合各..
发布于:2020-05-25 05:38:08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却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思考: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一、硝烟再起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1)背景:
中国: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挑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列强:不满足于在华所攫取的权益,蓄谋扩大。
(2)导火线:“亚罗号”事件
(3)时间:1856—1860年
(4)发动国家:英法联军主凶,美俄帮凶
... ... ...
二、火烧圆明园
思考1:鸦片战争后的十多年,为什么在我们的国土上,英法又燃战火,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战争经过
1、1856年10月—1858年6月英军侵犯广州城,夺取大沽口炮台,占领天津,签订《天津条约》。
2、1860年英法再度攻占天津,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思考2:“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掠夺的狰狞面目,另一方面也再次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 ... ...
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 《北京条约》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 ... ...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思考:这事实说明了什么?
沙俄对中国一直怀有领土野心,鸦片战争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导致沙俄巧取豪夺,大肆侵略,沙俄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沙俄的侵略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还规定:
1、增开天津为商埠
直接威胁清王朝的心脏北京的安全
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英国在香港的侵略区域侵略势力更扩大
3、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共1600万两白银
人民负担加重,国库空虚
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列强攫取了更多的权益:
1、外国公使驻京
逐渐影响和操纵了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2、新通商口岸大批开放
资本主义势力更广泛地入侵中国沿海和内地
3、内地传教
使教会侵略势力可以自由到中国各地进行非法活动
... ... ...
洋务派的产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镇压农民起义和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 过程中,清政府中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僚,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包括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陆、海军、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等许多涉外内容,并非仅指办工业。
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旗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
... ... ...
小组讨论(说说这些实事在当时起的作用?)
(一)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二)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之初请外国工程师,后来又以解雇,由自己的工人生产;洋务运动时还派遣留学生到美国学习,大家非常熟悉詹天佑学成之后,设计了京张铁路。
(三)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它成立时买轮船3艘,到1877年收买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致使美国的旗昌公司破产,最后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四)洋务运动中,许多有钱的地主商人和官僚开始把多余的钱投资在兴办企业上,象张之洞、广东的陈启元等实业家创办的大量企业,到1894年,中国的民族工业总数已达170多家。
... ... ...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开办了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筹建近代海军等等。洋务运动在当时起到怎样作用?我们怎样评价它?
洋务运动为什么破产?它的破产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腐朽的封建制度才是罪魁祸首 ,洋务派不但不改变它,企图维护,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种做法是注定失败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2 一、火烧圆明园 1、根本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860年 3、过程: 4、..
发布于:2020-05-25 05:36:53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两种命运的决战》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PPT课件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PPT课件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2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2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PPT课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