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利用论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怎样更有效地组织论证过程。
2. 学习引用典籍一一否定敌论的写法。
3. 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学习作者对待历史严谨求实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说说你对曹操的认识
戏曲舞台上的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三国志》记载,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从正史中看,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 ... ...
邓拓(1912-1966),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从小酷爱文学艺术,18岁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并主编理论刊物《前线》。邓拓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
1961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的要求,开设《燕山夜话》专栏。以马南为笔名。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同志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
文革中林彪、江青等人,出于整垮北京市委,进而搞乱全国,乱中夺权的阴谋,《燕山夜话》变成了“反党黑文”,“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制造了一起震动全国的特大冤案。邓拓因此而含冤自尽,成为“四人帮”1966年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
... ... ...
读准字音
马南 篡位 燕E
自刎 诬害 校订 祠堂
(1)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2)中兴:由衰微而复兴(多指国家)。
(3)造次:匆忙,仓促。
(4)殊不知:竟不知道。
(5)无稽:毫无根据。稽,查考。
... ... ...
作者用一个问句做题目有什么好处?
为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题目用反问句感情强烈,充分而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对这类舞台剧本的看法,使读者一目了然。
理清文章脉络
本文是一篇很典型的议论文,请根据“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给文章划分层次。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差距很大。
第二部分(2-8),论证“吴汉何尝杀妻”,批驳“吴汉杀妻”的说法。
第三部分(9),深化主题,写关于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态度。作者的观点是历史剧不能胡编乱造。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简述“吴汉杀妻”的剧情,树立批驳的靶子。
第二层(3-8),引用丰富的史料,论证“吴汉何尝杀妻”,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说法。
... ... ...
阅读第一部分回答下题
1.“在旧戏舞台上,许多人都曾看过一出戏”,怎样理解首句中的“旧”字?
“旧”字,既是对这出戏的产生时间加以界定,也暗含了对戏剧内容的否定。
2.“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什么区别?作者将这两句话进行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的真实”是实事求是地记载历史事件;“舞台艺术的真实”是经过文人艺术加工之后的“真实”,作者将这两种“真实”进行比较,揭示两者“有时距离很大”,然后指出:不能把戏剧当历史。
课文用哪些证据一一否定了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
⑴《后汉书•吴汉传》记载:“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⑵《后汉书•吴汉传》记载:“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⑶《东观记》载“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
⑷《后汉书》记载:“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⑸在汉代的历史典籍(特别是《后汉书》)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后汉书》对戏曲中所谓“吴汉杀了王莽的女儿后投奔刘秀”的情节只字未提。)
... ... ...
在这五条论据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
四则具体史料中的任何一则的说服力都是不够的,四则史料合在一起,说服力仍然是不够的,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和与此相关的“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么,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而四则具体史料,对“吴汉何尝杀妻”都有一定的支持度。
就历史考证而言,“说有容易说无难”。因为说有这么回事,一个材料就能证明,当然为防孤记之陋,人们也尽可能地多找材料。但是说没有这回事,即使材料有很多,也未必能证明。
例如研究《红楼梦》的语言,说有某个词,能找出一两个例子就可以了,然而要说《红楼梦》没有某个词,就必须把《红楼梦》从头到尾查一遍。
... ... ...
尽管本文用了许多笔墨写四则具体史料,本文的论证方式却不是归纳论证,而是演绎论证——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
归纳论证:
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论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先摆事实,后求结论,这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
而演绎论证推理的思维方向与归纳论证恰恰是相反的。
演绎论证:
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先假说,后求证,这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
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
小前提:铁是金属,
结 论:所以铁能导电。
... ... ...
1、作者通过否定旧戏《斩经堂》中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阐述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的观点,并告诫人们“不能胡编乱造历史剧”。
2、从语言层面看,本文的价值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引述剧情的简洁 对于史料的分析
结合你看过的有关历史剧,谈谈你的看法。(有关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连续剧《康熙王朝》中就不乏涉台的“历史败笔”:
一是康熙二十八年施琅替郑经夺回金厦。史实是施琅在清顺治十三年即已降清,在康熙元年被封为福建水师提督,而金厦在康熙十九年即被大清收复。
二是康熙三十二年收复台湾。历史事实是,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军收复台澎。
三是清军功陷台湾,郑经自刎。历史上,郑经早死于康熙二十年正月,台湾由其次子郑克爽降清。
四是康熙把台澎合成一县,命魏东亭去当县令。实际上,清在台设立一府三县,由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
五是康熙下密旨给姚启圣,令施琅不得入台。而事实是,收复台湾后,施琅不仅入台接受郑克爽投降,而且在台三个多月进行安抚。
... ... ...
1、根据本课所学内容,以《戏说之风与历史之眼 》为题,写一篇随笔,不少于500字。
2、通过网络或光盘欣赏京剧《斩经堂》。
本文是一片驳论文,批驳了历史剧《斩经堂》中“吴汉杀妻”的说法。作者以《后汉书吴汉传》等史料为论据,运用四则材料论证了“吴汉不曾杀妻”的观点,并由此批判了历史剧创作捏造情节,篡改史实的错误倾向,告诫人们莫把戏剧当历史。
《吴汉何尝杀妻》PPT课件3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罗贯中《三国演义》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陈寿《三国志》认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
《吴汉何尝杀妻》PPT课件 学习目标 1. 学习利用论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怎样更有效地组织论证过程。 2. 学习引用典籍一一否定敌论的写法。 3. 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学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