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时,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面临的仍然是破败的山河、颓败的经济、失败的革命、衰败的文化……
中国究竟该何去何从?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理层面进行反思,掀起了继戊戌变法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20世纪初的政治危机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列强加紧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 ... ...
三、新文化运动概况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思想自由”: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
“兼容并包”: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实质: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阵地。
... ... ...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 ... ...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思想解放:
⒈进步性 民众觉醒:
文化转型:
①否定一切中国文化, 肯定一切西方文化
⒉局限性 ②脱离广大群众
③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 ... ...
为什么说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与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新文化运动》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青年》与新文化阵营 1.背景 袁世凯下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立国的根本,以此来抑制民主、自由、平等思想。 2.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
《新文化运动》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
《新文化运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君主专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袁世凯为首的北洋..
发布于:2020-10-10 12:36:52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
2、八一三事变
3、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被杀害的中国军民达30多万人。
三、血战台儿庄
1、血战台儿庄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四、百团大战
... ... ...
1、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地点:卢沟桥
影响: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2、八一三事变
3、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 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1937.7.8
(2)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1937.8.14
(3) 国共两党合作宣言 1937.9
(4) 红军和游击队的改编
... ... ...
1、血战台儿庄
阅读课文归纳: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组织了哪些大的军事行动?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①枣宜会战(1940年夏)
②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
③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
... ... ...
想一想,说一说
结合本目的两幅图,想像百团大战的作战情况。
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全国抗战的爆发》伟大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了首个公祭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谨记..
发布于:2020-10-10 10:42:54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课程标准: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
2、理解单纯的农民运动不能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
一、世间不太平——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背景
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
②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
(3)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上帝教”的推动
... ... ...
二、创太平世界
洪秀全,出身农家,四次科考失败。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基督教小册子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洪秀全受其启发,创立上帝教,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特下凡除妖魔,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 ,这也是农民阶级几千年的梦想,农民群起响应。
《天朝田亩制度》
1、土地分配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2、产品分配
原则: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空想性)
... ... ...
你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1、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平均分配产品,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落后性: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潮流。
治国方案:《资政新篇》(1859年)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教育:开设新式学堂
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是,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 纲领;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2)战略上的失误。
(3)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 ... ...
三、太平的反思
太平天国的主要功绩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同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在思想上、组织上,它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
3.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4.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国际意义)。
局限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 ... ...
反思: 推进还是阻滞?
观点一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社会发展。
观点二 鸦片战争后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积极作用。
阅读材料,讨论:你同意哪一观点?为什么?
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争独立;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它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其衰落与崩溃的步伐。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打破了其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它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 ... ...
1、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迅速发展,这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社会
A.宗教迷信盛行 B.阶级矛盾尖锐
C.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D.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
2、《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的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C.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
D.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3、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封建设落的封建统治
4、《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府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 ... ...
《太平天国运动》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一、总体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时间、经过、结果等概况; 2、通过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
《太平天国运动》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想一想 1.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中国的落后 。 2.人民做出了什么反应?..
发布于:2020-09-17 15:30:35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1912年3月,袁世凯宣读了“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暇秽,谨守宪法”的誓词,如愿以偿地就任临时大总统职。此后,袁世凯能够“谨守宪法”吗?中国成为了真正的共和国吗?
袁世凯独裁
思考:袁世凯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
1.政治方面:
(1)实现专权: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阻止国民党组阁,制造“宋教仁”案;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2)复辟帝制: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另颁新法。
2.军事方面:
(1)加强北洋军:袁世凯大量举借外债,使北洋军实力大增;
(2)削弱革命军:袁世凯迫使黄兴大幅度裁减南方革命军队。
3.外交方面:
1915年,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责任内阁制和总统制的区别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就是为了限制大总统袁世凯。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国民党宣言》
宋教仁的政治目的是什么?为此他作了哪些努力?
目的:限制袁世凯专制,维护共和。
努力: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准备组织真正的国民党内阁。
... ... ...
导火线(直接原因):“宋教仁”案;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
开始标志:李烈钧湖口誓师,发表讨袁文告;
斗争性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宋案”发生后,孙中山等终于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举起了武力反袁的旗帜。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举兵讨袁,宣布独立。“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但起义军各自为战,很快被袁军各个击破。9月中旬,持续两个月的“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思考: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是北洋军力量强大,帝国主义大力支持袁世凯。
主观原因:是国民党内部不统一,力量涣散,行动不一致。没有组织和发动群众是不能取胜的重要原因。
... ... ...
“八十三天皇帝梦”
背 景:(1)袁世凯的一系列独裁举动,为他最终复辟帝制扫除了“障碍”;
(2)一些政客和复辟势力公开拥护。
时间:1915年12月
纪年:洪宪元年
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哪些人支持?哪些人持反对态度?
(1)袁世凯身边的亲信部下:杨度、张作霖、阎锡山等人。
对于袁世凯称帝,张作霖曾发誓道:关以外有异样,惟作霖一人是问,作霖一身当之;关内若有反对者,作霖愿率本部以平内乱。
(2)外国列强的支持:
日本公使日置益、英国公使朱尔典等,多有赞同帝制的表示。1915年1月18日,日本公使日置益对袁世凯面递《二十一条》时说:“若开诚交涉,则日本希望贵总统再高升一步。”朱尔典在中南海怀仁堂国宴间,竟用英语尊称袁世凯为“陛下”。
1915年7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古德诺博士访华,并于8月20日发表《共和与君主论》,认为中国民智低下,只宜行君主立宪而不宜行共和。古德诺访华期间是袁克定负责接待的,这对他是个极大的鼓舞。
... ... ...
开 端:1915年12月25日,前云南都督蔡锷通电各省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过 程:革命党人蔡锷、李烈钧在云南成立护国军,兵分三路进军四川、贵州、广西,全国纷纷响应。
结 果: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中死去。护国运动胜利结束,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得不到支持;袁世凯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护国运动胜利的原因:这是因为袁世凯倒行逆流,就是说袁世凯称帝,遭到举国反对;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1915年底云南宣布独立,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组织护国军,向四川、贵州,两广进兵。
... ... ...
北洋军阀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为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
各帝国主义扶植各派军阀作为自己代理人,其争夺中国的矛盾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各派军阀的割据纷争。
军阀把持政权,任人唯亲,政坛乱象丛生;
军阀内部主要派系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争战不断。
军阀混战严重影响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发展;
战争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
帝国主义乘机攫取中国权益。
... ... ...
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的原因
主观原因: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处心积虑复辟帝制,如推行尊孔复古逆流,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大总统选举法等等;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及兵权。
客观原因: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复辟封建君主制度的社会基础尚存。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涣散,其反袁斗争软弱无力,使袁世凯的复辟活动得不到有效遏制。
国际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为独霸中国,积极支持袁世凯称帝。
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的原因
具体原因: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北洋大将冯国璋、段其瑞,不肯为袁作战,冯且通电劝袁退位);帝国主义改变了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等。
根本原因: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
... ... ...
辛亥革命后,革命派的反袁斗争有哪些?其结果如何?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议会斗争——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并武力镇压国民党;
(2)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 ;
(3)护国运动——实现倒袁的目标,但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始终不能成为一支左右中国政局的力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你还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些时期也出现过军阀混战的想象?与之相比,北洋军阀混战局面出现的原因有何新特点?
东汉末黄巾之乱后、唐末安史之乱后、清末
特点:有了帝国主义的扶植与支持;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等。
... ... ...
1、袁世凯掌握实权是通过( )
A、设立内阁 B、控制内阁
C、刺杀宋教仁 D、复辟帝制
2、1912年8月,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
A、孙中山 B、黄兴
C、宋教仁 D、李烈钧
3、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窃取了胜利果实,建立了( )
A、封建统治 B、殖民统治
C、北洋军阀统治 D、帝国主义统治
4、王诗慧的母亲2008年已经是85岁的高龄老人,请问她应是民国哪一年出生的( )
A、民国八年 B、民国九年
C、民国十一年 D、民国十二年
《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PT课件2 一、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政治上: 1、迁都北京; 2、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消弱革命派的力..
《北洋军阀的统治》近代化的起步PPT课件3 新课导入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的果实,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统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一、袁世凯独裁 袁世凯(1859年19..
《北洋军阀的统治》近代化的起步PPT课件2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时间: 1912年3月 2、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封建买办政府 ..
发布于:2020-09-17 15:18:35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取得胜利的?抗战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一、重庆谈判
1、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3、《双十协定》的签订
4、重庆谈判的意义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局势?
蒋介石既然已定下内战的方针,为什么还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蒋介石打了什么如意算盘?
重庆谈判有何历史意义?
为什么说《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 ... ...
二、转战陕北
1、全面内战的爆发
2、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3、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什么地方?
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
... ... ...
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陈赓兵团和陈粟大军的进攻
3、其他解放区的反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意义?
说一说为什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心脏?
... ... ...
1945年8月重庆谈判
——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大量努力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2月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
——转战陕北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 ... ...
1、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各项中,错误的是( )
A、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B、充分表明了共产党的和平诚意
C、签订了《双十协定》
D、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2、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 )
A、1945年6月 B、1945年8月
C、1946年6月 D、1946年8月
3、1947年2月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A、山东和陕北 B、东北和西北
C、中原和山东 D、陕北和东北
4、1947年夏率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 )
A、陈赓、谢富治 B、刘伯承、邓小平
C、陈毅、粟裕 D、彭德怀、贺龙
《内战的爆发》中国革命的胜利PPT 第一部分内容:知识回顾 回顾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1945年8月15日 (2)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时间是: 1945..
《内战的爆发》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重庆谈判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局势? 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
发布于:2020-09-17 11:13:51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
2、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3、伪满洲国的成立
什么是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村段的南满铁路
日本“发现”的所谓“中国肇事者”的枪支、军帽等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沈阳城
战后成了一片废墟的东北军北大营
国民党为什么要推行不抵抗政策?后果怎样?
听《松花江上》这首歌,你能感受到一种怎样的心情?
为什么九一八事变后,《松花江上》能唱遍大江南北?
... ... ...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东北人民及国民党爱国将领的英勇抗战
①抗日义勇军
②十九路军
③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2、一二• 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概况
原因:华北事变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经过: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
性质: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意义: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 ... ...
三、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
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
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
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
... ... ...
1、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序幕。
2、华北危机——北平学生爆发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1936年,张学良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联共抗日,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
2.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以宋子文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四处活动,以求事变和平解决。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
—摘自蒋介石《剿匪的理论与实际》
1、蒋介石在这里所说的“倭寇”和“土匪”分别指什么?
2、“先清内匪”政策造成了什么危害?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伟大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新课讲授 九一八事变 时 间:1931年9月18日 地 点:沈阳城北柳条湖村 事 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 目 的:以此为借口,侵占沈阳 日..
发布于:2020-06-11 14:07:30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四一二政变:
时间:1927年4月12日
地点:上海
经过: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
影响:全国各地逐渐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
“分共”会议: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
结果: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国民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
教育和锻炼了共产党;
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 ... ...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东北易帜”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
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第二次北伐取得了最后胜利,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你是如何看待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的?
... ... ...
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失败的标志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捕杀共产党员;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提高全国人民的觉悟,锻炼了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第二次北伐:1928年4月,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讨伐张作霖。
“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
意义: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第二次北伐取得胜利,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 ... ...
1.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 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革命
B. 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C.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D. 北伐战争没有彻底胜利
2.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夭折的标志是( )
A. 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叛变
B. 宁汉合流
C. 东北易帜
D. 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3.标志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的事件是( )
A.宁汉合流
B.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
C.东北易帜
D.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发布于:2020-05-25 18:06:04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1.兴中会的成立
建立者 孙中山
时间 1894年
地点 檀香山(夏威夷群岛)
口号 振兴中华
目标 推翻清朝
组织性质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孙中山在《民报》第一号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 ... ...
二、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武昌
结果: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
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三、中华民国成立
知识要点:
时 间:1912年元旦
定 都:南京
国 旗:
历法和纪元: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 ... ...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训练新军,他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于1905年建立北洋六镇,初步形成了北洋势力。辛亥革命后,他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企图谋取中华民国总统的职位。
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利用革命势力的迅猛发展,迫使清政府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执掌了全国军政大权。掌权后的袁世凯对革命党人采取一打一拉的狡猾伎俩。在用武力镇压革命党人的同时,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南北议和”。1911年12月,南北议和在上海英租界举行。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
按照南北议和条件,孙中山于13日辞职。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独裁,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提出了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要袁世凯遵守。
... ...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1.(2010·吉林学业考试)“废除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其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李大钊 D.陈独秀
2.(2010·徐州中考) 2010年5月23日a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09·台州中考)下列言论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C.“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D.“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
4.材料分析: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辛亥革命取得哪些重大成果?
答:“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北洋军阀政权(1912--1928) 191219161928 袁世凯的统治 军阀割据 (一..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厘清概念 辛亥革命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发布于:2020-05-25 16:42:12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
1.爆发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2.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8年6月,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1858年,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3.第二阶段: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占领天津,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此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 ... ...
二、沙俄趁火打劫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4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定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 ... ...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
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 ... ...
1.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 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2.(2006重庆)“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 “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3.圆明园遗址给我们的最大警示是( )
A.落后就要挨打
B.封建制度落后
C.鸦片危害严重
D.资本主义制度先进
... ... ...
1.抢劫并放火焚烧圆明园的是( )。
A.英法联军 B.俄美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美联军
2.沙皇俄国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
A.中俄《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中俄《天津条约》D.《中俄戡分西北界约记》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夺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
4.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他们的异同点是什么?
... ...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根本原因和目的一脉相承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
(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
(1)侵略国增多(英→英、法、俄、美)
(2)侵略区域扩大(深入内地和统治中心)
(3)不平等条约增多
(4)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
(5)主权遭破坏更多(鸦片贸易、传教等)
(6)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 ... ...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相同点
1.背景:中国腐败落后
2.发动者:英国
3.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4.目的:变中国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5.手段:武力侵略
6.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7.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8.影响: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不同点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原因、以及影响。 了解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记住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地点、历史意义。 了解沙俄侵..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温故知新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使得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
发布于:2020-05-25 14:41:35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了首个公祭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谨记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伤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时 间:1937年7月7日
地 点:北平郊外卢沟桥附近
事 件:以寻找失踪士兵为由,要求进城搜查
目 的:蓄意挑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标 志: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七七事变是偶发事件,还是蓄意挑衅?原因?
心策划,蓄意挑衅
(1)日军先举行军事演习,为调兵遣将作了准备,为士兵失踪的借口留下伏笔;
(2)演习地点选择在卢沟桥附近,这是当时北平通往南方和京外各地的唯一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
(3)强行入城遭拒,日军当即开炮轰击,这说明日军早已准备扩大事端;
... ... ...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权及其领导人的抗日态度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总的来说,抗日态度趋向强硬
(1)国难当头,若再妥协退让,必失民心,政权可能不保;
(2)日军进攻上海,逼近南京,已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生存,并严重损害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在华利益。蒋介石已无退缩的余地;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国共产党抗日通电
... ... ...
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抗日战争。
日本的侵略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各界群众投入抗战。
因此,无论从战争的范围,还是从涉及的群众面来说,抗日战争已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转化为七七事变后的全民族抗战。
八一三事变和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悍然发动了八一三事变,直接威胁南京。
国民政府组织了规模空前的淞沪会战,抗击日军达三个月。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 ... ...
国共第二次合作
(1) 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1937.7.8
(2)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1937.8.14
(3) 国共两党合作宣言 1937.9
(4) 红军和游击队的改编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部分内容
(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意义: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这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历史意义
中国只有动员全民族的力量进行抵抗,才能有救国的前途。统一战线集政府、党派、军队、人民为一体,汇合全民族的力量进行全面抗战,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深厚基础。
... ... ...
试比较国共两次合作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一国共合作
时间: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
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背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中共发展陷入低潮。
第二次国共合作
时间:1937年9月23日开始至抗日战争结束;
标志:1937年底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背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国内矛盾上升为中国人民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民族危机已空前严重。
... ... ...
国共两次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第一次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单一的阶级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二七惨案;资产阶级历次斗争的失败)。
可能性:有合作的政治基础,即反帝反封建;国民党的性质和优势,孙中山的欢迎;共产党的积极主动;共产国际的帮助。
必要性: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可能性:有合作的基础,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共从大局出发,首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关键;抗日民族运动的兴起,社会舆论给予蒋介石的压力;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
... ... ...
国共关系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第一次国共合作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2)第一次分裂导致了国共十年对峙和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3)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扭转了近代百年以来反侵略屡败的局面;
(4)第二次分裂又导致了双方三年多额内战,祖国至今不能统一。
对国共关系的认识
(1)国共双方的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革命的发展和国家统一;
(2)国共合作局面的出现是由于中共倡导和推动的结果,分裂内战局面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内战方针和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
(3)国共关系的变化影响到今日海峡两岸关系,合则两利,分则两上,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 ...
1、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败的关键在于( )
A. 是否有外国支持
B. 武器是否先进
C. 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主要作用
D. 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2、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历史事是件( )
A. 九一八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3、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及遇害同胞的数量分别是( )
A.1931年12月 30万 B.1935年12月 20万
C.1937年12月 50万 D.1937年12月 30万
4、“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最适宜存放在( )
A. 北伐战争纪念馆
B.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D. 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
《全国抗战的爆发》伟大的抗日战争PPT课件2 一、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 2、八一三事变 3、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灭绝人..
发布于:2020-05-25 14:25:42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五四爱国运动
(一)背景: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五四运动爆发
(三)五四运动的结果
(四)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它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革命任务和性质上是相同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
1、领导阶层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新民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3、发展前途不同:旧民主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的前途是实现社会主义。
... ... ...
1.五四运动中,学生要求惩办的三个卖国贼是 [ ]
①曹汝霖 ②冯国璋 ③章宗祥 ④段祺瑞 ⑤陆宗舆
A.①③④B.②③⑤
C.③④⑤D.①③⑤
2.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的是 [ ]
A.李大钊 周恩来 B.毛泽东 周恩来
C.李大钊 陈独秀 D.陈独秀 毛泽东
... ... ...
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3)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4)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 ...
建党纪念日:7.1 ≠党的诞生日:7.23
党的一大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几乎没留下原始文献资料,加之年代久远。参会的毛泽东、董必武也回忆不清。确切时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
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 ...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②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
③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上海:李 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包惠僧
旅日:周佛海
... ... ...
中共“一大”作出了哪些决定?
①确定党的名称
②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③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④中心任务: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⑤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者之一。
... ... ...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革命道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的奋斗目标——提出实现共产主义
... ... ...
四、达标训练
1.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工人运动 B.领导农民运动
C.建立统一战线 D.开展武装斗争
2.中共“一大”选出的中央局书记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张国焘
3.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于( )
A.北京 B.广州
C.长沙 D.上海
... ...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PPT课件2 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 1.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线 3.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PPT课件 情境导入 我国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节日?它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社会背景) 工..
发布于:2020-05-25 13:50:54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次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悲壮惨烈与不屈抗争应该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现实力量。
一、艰难的岁月——战略反攻的到来
二、黎明前的曙光——中共“七大召开”
三、胜利者的狂欢——抗日战争的胜利
... ... ...
战略反攻的到来
背 景: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盟军已经进入全面战略反攻,德、日法西斯连遭败绩。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远征军
1941年12月23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英国方面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 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华民国远征军。
驼峰航线: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
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通过这条运输航线,中国向印度运送派往境外对日作战的远征军士兵,再从印度运回汽油、器械等战争物资。
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
(1)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进行局部反攻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
... ... ...
中共“七大”的召开
在抗战胜利前夕,此时召开中共七大,主要是讨论什么呢?
讨论如何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时 间:1945年4—6月
地 点:延 安
主要内容:
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②通过新党章,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
目 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任 务: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根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依靠力量: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1)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
(2)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
(3)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 ...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夏 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对日作战
8月上旬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和朝鲜北部
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14日 日本政府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 日本仁裕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盟国签署投降书
9月3日 国民政府下令全国庆祝
9月9日9时 日本在南京向国民政府正式递交投降书
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 ...
《开罗宣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
关于台湾回归问题,《开罗宣言》的其主要内容是: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
时 间:1945年10月25日
地 点:台 北
意 义: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马关条约》签订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终于宣告结束。
... ... ...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两党齐心协力,领导全民族抗战;(或者说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抗日战士的英勇奋战;
(3)人民的支持和配合;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本侵略者的沉重打击;
(5)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
抗战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极大的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 ...
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两者的结果和取得该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退让,落后就要挨打。
抗日战争:
日本彻底战败,中国取得完全胜利;
原因: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抗日战士的奋战;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的巨大贡献)
... ... ...
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
1.敌后战场局部反攻(1944-1945年春)
2.正面战场局部反攻(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开
1.召开目的、时间
2.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3.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4.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形势
2.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3.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
4.中国抗日战争的结束(时间)
5.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 ... ...
1、我们所说的八年抗战是( )
A、1931年9月---1945年8月
B、1937年7月---1945年8月
C、1936年12月---1945年8月
D、1937年7月---1946年8月
2、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割占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50年是指( )
A、1894年—1944年 B、1895年—1945年
C、1896年—1946年 D、1899年—1949年
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抗日战争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中华民国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5、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
A、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
《辉煌的胜利》伟大的抗日战争PPT课件2 一、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 1、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进行局部反攻(1944-1945年春)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湘西会战(1945年4..
发布于:2020-05-25 13:36:57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正面战场,是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台儿庄战役
时 间:1938年春
地 点: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
参战方:国民革命军与日军
主要指挥官:总指挥李宗仁
从属会战:徐州会战
结 果:中方获胜,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的影响:
(1)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
(2)台儿庄战役的结局,这是日军一次战役进攻中的败退。这在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
(3)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强了有利条件。
... ... ...
时 间:1938年6月(1938年6月-1938年10月底)
地 点:围绕武汉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
参战方兵力:国军约110万人,日军约30万人
结 果:日军惨胜,战争转入长期相持阶段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武汉会战的主要战场:
长江以南:6月11日,日军在海军支援下登陆攻占安庆市,这被视为武汉会战的开端;
万家岭:在万家岭一带中国军队围歼日本军队第106师团大部;
长江以北:田家镇、黄梅县、太湖县等地;
大别山:富金山、湖北省的麻城、信阳等地;
广东作战:日军乘广东地区的粤军主力多抽调支援武汉会战,袭击广州。
武汉会战的影响:
(1)这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
(2)武汉虽失守,但日本并未实现“结束对中国战争”的狂妄野心,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 ...
平型关大捷
时 间:1938年春
地 点:中国晋东北山西平型关一带
参战方:八路军与日军
主要指挥官:林彪
结 果:歼灭日军1000余人
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党的威望。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把打击的重点转移到抗日根据地,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 ... ...
背 景: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的抗战,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
时 间:1939年秋
地 点:华 北
参战方:八路军与日军、日伪军
主要指挥官:彭德怀
结 果:对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百团大战的作用和影响:
百团大战以破袭战为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 ... ...
“三光政策” 即烧光、杀光、抢光。为日本侵华期间实行的一种惨无人道的政策。见人则杀,见物则抢,无法带走之物则烧。
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对八路军敌后抗战活跃的华北地区,由于始终找不到对付八路军敌后游击战的有效方法,相反,在八路军的广泛打击下不断遭受损失,极大地动摇著日军的殖民统治并牵制着其兵力的调度使用,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
... ... ...
文艺界和华侨抗战
抗日战争时一场全民族侵略的战争,国内军民和海外华侨团结一致,英勇顽强,积极投身到看日战争的洪流中,日寇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新加坡侨领陈嘉庚先生曾生动、形象地描绘道:“对祖国战区的筹赈工作,风起云涌,海啸山呼,热烈情形,得曾未有;富商巨贾既不吝啬,小贩劳工也尽倾血汗。”据当时国民政府统计,抗战期间海外华侨捐款总计超过13亿元,侨汇达到95亿元以上,占到当时中国军费的43%。
... ... ...
1、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第一次长沙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半壁江山沦陷敌手原因是 ( )
A、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B、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C、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D、把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
3、下列属于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的所为是( )
①南京大屠杀 ②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③挑起甲午战争 ④发动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对百团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B、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
C、抗日战争开始后中日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D、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 ... ...
发布于:2020-05-25 11:00:57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局势?
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之一: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①,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注:①陪都:指重庆,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临时都城
... ... ...
《双十协定》
时间:1945年10月10日
名称:《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内容: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6年1月10日
地点:重庆
代表:国民党、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以及无党派人士
内容: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宪法草案的五项协议。
意义: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独裁统治,有利于和平建国。
... ... ...
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只要蒋介石发动内战,就会陷于政治上的被动。
人民解放军如何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原则;
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歼敌71万人。
人民解放军如何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灵活机动的战术;
西北解放军歼敌3万余人,华东解放军歼敌3.2万余人。
...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何意义?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解放军其他各战场同时也转入进攻,解放战争进入了新阶段。
... ... ...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A. 赢得时间准备 B. 欺骗广大人民
C. 争取和平民主 D. 加强国共合作
2.下列人物既参加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刘伯承
3.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兵团领导干部说:“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毛泽东此时离开延安,开始( )
A. 前往北京 B. 转战陕北
C. 挺进中原 D. 主力决战
4.“那场军事史上少有的千里行军,吹响了国民党覆灭的号角,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这是对下列哪一事件的评述( )
A. 长征 B. 转战陕北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内战的爆发》中国革命的胜利PPT 第一部分内容:知识回顾 回顾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1945年8月15日 (2)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时间是: 1945..
《内战的爆发》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2 温故知新 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取得胜利的?抗战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一、重庆谈判 1、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3..
发布于:2020-05-25 10:57:37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每逢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摆放孙中山巨幅画像。这是为什么呢?
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
当时革命是唯一出路,要革命,首先要有革命的组织。孙先生最先成立兴中会这个团体,后来各个团体如雨后春笋一样,但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所以孙先生1905年在东京又创立了革命政党。
孙中山与革命风潮的兴起
背景:《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民众看清了清政府的本质,打消了对清政府的最后幻想,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 ... ...
一、兴中会
孙中山自述说,当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五年之后的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语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孙中山《建国方略》
人们对起义评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清政府统治日益腐朽,尤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 ...
二、同盟会
同盟会革命纲领
... ... ...
思想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校,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宝贵人才。
社会条件:辛亥武昌起义前夕,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
革命准备: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
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
... ... ...
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从客观上来看,武昌起义在准备过程中因事机泄漏而使一些组织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被捕杀害或逃离武昌,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孙中山远在国外,黄兴和其他同盟会的领导人也分别在香港、上海等地,致使起义成功后起义军中无声望极之人可推选。
从主观上来看,起义军经验不足,没有认识到掌握政权的重要性,错误地认为让社会上有名望地位的人出来组织政府,于是拱手将军政府都督的位置送给黎元洪,这样,使革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 ... ...
清王朝土崩瓦解
武昌首义结果:
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不到一个月,十几个省份相继宣布独立。统治中国长达200余年的清王朝已难逃覆亡的命运。
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是湖南与陕西。10月22日,长沙新军发动起义,攻占巡抚衙门后,立即成立了湖南军政府。
想一想,为什么湖南省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
提示:长沙之所以能成为首先响应武昌起义的地区,与湖南立宪派对革命的态度和湖南革命党人的长期努力分不开。
政治条件:关注同情革命党的活动,并最终倒向革命一边。
... ... ...
旧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的影响
有利影响:面对势如破竹的革命形势,站到了革命阵营的一边,加速了清朝的覆灭。
不利影响:旧官僚阶层动摇不定,一旦形势有变,很容易成为革命的阻力,给此后的政权建设埋下隐患。
立宪派性质:立宪派是资产阶级上层分子。
基本组成:由维新派转化而来,包括部分地主、绅商。
武昌首义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 ... ...
武昌起义非清末首次武装暴动,为何称“首义”?
武汉首义一说,则见于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发布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书云: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
(1)历次武装暴动皆失败, “首义” 第一层含意是首次举义成功。
(2)第二层含意是,经武昌新军暴动的沉重打击,沿袭268年的清王朝及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之倾覆成为定局。
(3)第三层含意是,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近代城市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权方有建立的基础,并能以共和宪政号召天下,各省纷纷响应,正所谓——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此诚为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
... ... ...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含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因为它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所以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
你认为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辛亥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
(2)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
(3)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人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
(4)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起义——保路运动,其中四川最为激烈,革命形势在全国迅速发展。
... ... ...
1、广东省中山市,湖北武汉中山大道都是为纪念 (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孙中山 D、陈独秀
2、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
A、《南风报》 B、《民报》
C、《同盟会革命纲领》 D、《中外纪闻》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中国同盟会
C、建立民国政府 D、三民主义
4、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
A、强学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民国 D、兴中会
... ...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北洋军阀政权(1912--1928) 191219161928 袁世凯的统治 军阀割据 (一..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厘清概念 辛亥革命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发布于:2020-05-25 10:37:25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1、迁都北京;
2、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消弱革命派的力量;
3、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4、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大总统选举法》
加强北洋军,消弱革命军力量。
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
投靠日本,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 ...
“二十一条”(节选)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
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
“二十一条”损害了哪些国家的利益?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丧权辱国的条约
损害了欧美列强在华利益
... ... ...
二、宋教仁遇刺及“二次革命”
1912年宋教仁征得孙中山的同意,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对袁世凯构成很大的威胁。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孙中山警醒力主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力量涣散,最终失败。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正式确立。
三、复辟帝制
1914年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撕毁《临时约法》,以总统制代替内阁制。
1915年,接受《二十一条》
时间:1915年底
国号:中华帝国
年号:洪宪。
1916年为洪宪元年
... ... ...
四、护国运动
(1)原因: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2)时间:1915——1916年
(3)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
(4)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思考:袁世凯帝制失败的必然性:
1、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斗争;
4、欧美列强对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的不满;
... ... ...
五、军阀混战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北洋军阀很快分类为三大派系,分别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六、军阀混战原因及后果
直接原因: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内部矛盾凸显。
主要原因:各主要帝国主要国家支持不同的军阀,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
大小军阀在列强操纵,拥兵自重,横征暴敛,连年混战,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PT课件 情境导入 1912年3月,袁世凯宣读了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暇秽,谨守宪法的誓词,如愿以偿地就任临时大总统职。此后,袁世凯能够..
《北洋军阀的统治》近代化的起步PPT课件3 新课导入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的果实,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统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一、袁世凯独裁 袁世凯(1859年19..
《北洋军阀的统治》近代化的起步PPT课件2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时间: 1912年3月 2、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封建买办政府 ..
发布于:2020-05-25 09:25:40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
中国久远的历史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格,但同时也养成了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的不良作风。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当它的历史蹒跚茕行到清朝的时候,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撞开了锁国闭关的天朝帝国的大门,各种各样的西式玩意儿一股脑儿地涌进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人们日常生活从传统走向开放,最明显的变化便是人们对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有了全新的改变。
新的生活方式和风俗
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世纪之交,特别是辛亥革命期间,易服饰、剪发辫等成为社会潮流。
... ... ...
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髦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
孙中山还提出“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
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于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的象征。
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你知道吗?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 ... ...
变礼仪、改称呼
1912年,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
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
西式食品引入
最早的时候,中国人将西餐分为三类,一曰大餐,一曰番菜,一曰大菜。 早期天津的起士林餐厅,就很有名气,大菜是针对小吃而言的。
番菜,即西餐,中国最早的西餐厅叫番菜馆。
《清稗类钞》中记载的西餐礼仪,中国人接受西餐,打破了传统儒学的等级观念,打破了农业社会的尊卑观念。
《清稗类钞》中有详细的记载:席具刀、叉、瓢三事,不设箸。
《清稗类钞》记载西餐礼仪:勿使食具相触做声,勿咀嚼有声,勿剔牙。
... ... ...
服饰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长裙,上身一件对襟小袄,一方白色丝巾别于腋下;发髻很大,齐眉的留海;
饮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
生机勃勃的大众传媒
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等大众传媒在近代蓬勃兴起,丰富了人们的信息、知识来源和精神文化生活。
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 ... ...
新式教育的发展
清末新式学堂的创办打破了儒家学说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不但推动了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而且冲击了科举取士制度。
《奏定学堂章程》: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章程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个学制按照日本的教育模式,将整个教育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
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的评价:
《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但是,它是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制订的,所以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如经的课时最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仍然是立足于做官,这是它的局限性。
... ... ...
1、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黄鹄”号轮船
2、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
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九铁路 D 京广铁路
3、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
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
5、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
A《定军山》 B《渔光曲》
C《歌女红牡丹》D《神话》
... ... ...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情境导入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洋务运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发展:(1)起步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一曲中国梦把我们带回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当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史后,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
发布于:2020-05-25 08:42:40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官员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一切涉外事务
洋务派: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 ... ...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鸦片战争
二、洋务运动的目的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 ...
“自强”与“求富”
洋务运动的过程和内容(19世纪60~90年代)
“自强”—“练兵制器”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主要内容:
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增强军事实力——“官办”,封建衙门式的管理。
②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官督商办”。
③创办近代海军,整顿海防,增强军事实力。
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
... ... ...
洋务运动的评价
结局: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标志,宣告洋务运动失败,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原因:①洋务运动旨在维护腐朽的清朝专制统治;(根本原因)
②洋务企业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官僚衙门作风,贪污浪费严重。
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进步性:一方面,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另一方面,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 ...
民办工业的艰难起步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背景:洋务运动正在进行
特点:采用机器生产、实行雇佣劳动
主要成分:民间资本家
口号:实业救国
... ... ...
想一想:这些民办企业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呢?
①上海、佛山都属于沿海城市。
②结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民办企业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都要仰仗国外。
③便利的交通是工业生产的保障。
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本国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
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外国侵略者的技术封锁和产品挤压
②本国政策的限制、地方官吏的勒索
... ... ...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 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代表人物:
中央:奕D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
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创办民用工业——“求富”
创建近代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
评价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 ...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力量的发展变化过程。请仔细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上图中五条曲线发展变化的走向,判断它们分别代表了哪五种经济形式?分析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经济的特点。
经济形式:曲线①代表封建自然经济;曲线②代表洋务经济;曲线③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线④代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曲线⑤代表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特点:以封建自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封建经济逐渐衰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成长壮大。
(2)结合时代背景和曲线④的变化,分析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曲线③所代表的经济形式迅速发展的原因。在这一时期,曲线③、④的交错变化的走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作用;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成为思潮;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涨。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地发展。但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洋务运动与民办工业》列强侵华与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PPT课件2 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经济上: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的军工、民用生产技术 政治上: 戊..
发布于:2020-05-25 07:50:38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 间:1912年元旦(1912—1949年)
定 都:南 京
国 旗:五色旗
历 法:改用公历
纪 元:以中华民国纪元
选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成立临时参议院:颁布《临时约法》
(1)中国古代有哪些政权在南京定都?
三国中的吴国、东晋、宋、齐、梁、陈、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
(2)近代南京发生了哪些大事?
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
②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③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 ... ...
你了解民国纪年法吗?
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纪年方式,表记时称作中华民国××年,简称民国××年、民××。这种纪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与公元纪年相差1911年,月、日、置闰则同公历。
1月1日称“开国纪念日”(纪念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10月10日是“中华民国国庆”、“双十节”(纪念1911年10月10日由资产阶级代表的国民党领导的“武昌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具有划时代意义)
公式: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说一说,五色旗有什么含义?
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
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
... ... ...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
焚毁刑具,停止刑讯,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严禁买卖人口,禁止蓄奴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教育方面
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布的教科书。
否定封建文化教育,实行资本主义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
改革社会风气,提倡资产阶级文明
...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 间:1923年3月
颁 布: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性 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内容、原则:
根本目的: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即资产阶级政权
《临时约法》分总纲、人民、参议院、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共7章56条。
约法作为中华民国最高法律,体现了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它还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
国家机构体制上,规定实行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 ... ...
1912年2月12日
清政府颁布《清帝退位诏书》,承认中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清帝退位次日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职,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
南北议和开始于1911年12月上旬。由于当时南方各省的革命政府普遍倾向于妥协,所以他们在获取南京重镇后,决定与清政府议和。
一方面袁世凯加紧对南方施加军事压力,另一方面临时政府内一些同盟会会员和立宪派纷纷活动,孙中山「迫而牺牲革命主张」承认了议和的条件。
至此,心存复辟意图的袁世凯窃据了民国的最高权力。
... ... ...
材料:英国外交大臣葛垒说:‚我们对袁世凯怀有极友好的感情和尊敬。我们希望能出现一个政府,有充足的力量可以无所偏倚地对待各国,并能维持国内秩序以及革命后发展对华贸易的有利条件。这样的政府将获得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外交援助。
想一想,外国人支持袁世凯的目的何在?
放弃对清政府的支持,转而扶植袁世凯。因为清政府已无力继续有效地为帝国主义卖命。
... ... ...
小组讨论,畅所欲言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 ... ...
1、“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2、下列历史文献与制定机构搭配错误的是( )
A、《权利法案》——英国议会
B、《独立宣言》——北美大陆会议
C、《人权宜言》——法国三级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3、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和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最大不同是( )
A、人实行的政治体制不同
B、给人民的民主权利多少不同
C、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态度不同
D、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性质不同
4、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贵任内阁制,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B、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C、清政府的阻挠
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 ... ...
《中华民国的创建》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2.时间: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 3..
《中华民国的创建》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对内对、外政策; 2.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 3.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重点..
《中华民国的创建》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清政府的黄龙旗,中华民国的五色旗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曾十分的鲜亮过。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1日,孙中..
发布于:2020-05-25 07:06:47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有识之士认识到仅凭技术的变革无法救亡,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开民智,兴民权,建设一个富强的近代国家。
“公车上书”
公车:汉代用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来“公车”就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名词。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时间、地点:1895年4月、北京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
要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 ...
读材料说说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思想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在能“自强保种”。——严复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光绪帝(1875—1908年在位)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狂潮中,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光绪帝也将成为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心实行变法。
... ... ...
“戊戌变法”
背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德国强租胶州湾。
时间:1898年6月11号,农历戊戌年
标志: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
内容和作用:
经济上:设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等;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
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
增强军事实力,挽救民族危亡。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 ... ...
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帝国主义和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没有发动群众,单纯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等。
戊戌变法有什么历史意义和教训?
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 ... ...
京师大学堂
开办时间:1898年底
办学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
课程: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经过10余年,有了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农科、工科等7个专科。
影响:许多省份也积极筹办设置新式学堂,变法失败后虽明令禁止各省学堂,然而新式学堂的兴起成为大势所趋。
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创办学会和报刊,宣传变法思想。
高潮: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9月12日
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作用: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 ... ...
1.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标志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2.康有为等“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德国强占胶州湾
3.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
A.商鞅变法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光绪维新
4.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
A.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B.一次知识分子参与朝政的运动
C.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 ... ...
《戊戌变法》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
《戊戌变法》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和康、梁的维新思想; 2.熟悉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应诏统筹全局折》等知识点; 3.掌握..
《戊戌变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维新变法 领导阶级和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 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兴起:公车上书 发展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高潮:百日维新(戊戌..
发布于:2020-05-25 06:32:13
0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