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战胜利以后,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2、国共双方在抗战胜利后对中国的前途分别有何态度或者主张?
3、抗战之处,中共为什么要与宿敌国民党、蒋介石合作?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 ... ...
两种命运:
一种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
一种是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
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问题探究一
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为什么他还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商国家大计”?你认为毛泽东应该赴重庆谈判吗?为什么?
一、重庆谈判(重点)
1.目的:
国民党:争取时间、欺骗舆论蒙蔽人民、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假和平、真内战)
问题探究二
既然明知蒋介石谈判是放烟幕弹,为什么毛泽东还到重庆去谈判呢?什么时候由哪里到达重庆?
共产党:争和平揭骗局
(1)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人心思和,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2)利用谈判的机会,揭露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教育和团结人民,争取中间势力。
... ... ...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内战的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
2、作战方法及结果:
解放军采取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三.转战陕北
1.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1947年3月
国民党军队为什么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
国民党军大量有生力量被歼,战线过长,兵力不足
2.转战陕北: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 ... ...
四.千里挺进大别山
1.时间:1947年 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
解放军为什么把战略反攻的突破口指向大别山?
因为大别山地形复杂、国民党力量薄弱、战略位置重要,直接威胁过国民党的统治中心、群众基础较好 等。
2.意义: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时间、地点:1945年、重庆
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
蒋介石目的:真内战、假和平、争取时间
对策:争取和平、戳穿内战阴谋
结果:《双十协定》
意义:中共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 ... ...
全面爆发: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转战陕北: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主动撤离延安。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粉碎敌人的进攻。
挺进大别山
时间:1947年
人物: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国内阶级矛盾。
2.撤离延安是否意味着国民党军队的胜利?为什么?
不是。因为它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制定的英明策略,短短三个月就消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奠定了人民军队由防守转向进攻的基础。
《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3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国际形势: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国民党:决定独裁和内战 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万急,延安 毛泽..
《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学习目标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了解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
发布于:2020-07-31 12:12:24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1918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介绍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 ... ...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接着,北京、长沙、武昌、巴黎。东京等地也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 ...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时间:1921.7.23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李达等13人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内容 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
意义: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PPT课件3 一、五四爱国运动 (一)背景: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五四运动爆发 (三)五四运动的结果 (四)五..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PPT课件2 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 1.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线 3.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PPT课件 情境导入 我国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节日?它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社会背景) 工..
发布于:2020-06-29 14:37:43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自学目标
1、了解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早期革命活动。
2、了解和掌握三民主义的含义, 知道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等历史基础知识,把握辛亥革命的整体过程。
3、掌握中华民国的正确纪年法。
对照自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本P39-43面的内容,利用红笔把相应的问题找出来,
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8分钟后提问,看谁找的准。
1、了解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早期革命活动。
2、了解和掌握三民主义的含义, 知道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等历史基础知识,把握辛亥革命的整体过程。
3、掌握中华民国的正确纪年法。
... ... ...
思考: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表现有哪些?哪一个条约的什么内容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人民日报》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早年学医,后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寻求救国的道路。1894年曾上书要求变法,但变法自强的梦想很快破灭,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 ... ...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创办兴中会
时间:1894年11月
地点:檀香山
口号:振兴中华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二、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时间、纲领、作用
同盟会的性质及作用
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开展
三、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经过:1911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占楚望台军械库-攻总督衙门-占武昌-占汉口、汉阳取得初步胜利,一个月内十多个省宣布独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采用民国纪元,改用公历。
... ... ...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权,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由于这次革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致使革命果实落入了袁世凯手中,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2)它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 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 ...
1、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下他没有直接参加的革命活动是( )
A.成立兴中会 B.组建同盟会
C.发动武昌起义 D.建立中华民国
2、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 )
A.南京 B.上海 C.武昌 D.广州
3、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的领导者是( )
A 洪秀全 B 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 ...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北洋军阀政权(1912--1928) 191219161928 袁世凯的统治 军阀割据 (一..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厘清概念 辛亥革命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发布于:2020-06-29 14:21:03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国际形势: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国民党:决定独裁和内战
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八月十四日
这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电报
... ... ...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其目的是什么?
①为了赢得准备内战时间
②缓解国内外反内战呼声压力
③把内战责任推给共产党
假和平,真内战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谈判是为了什么呢?
①尽可能争取和平民主
②揭露蒋介石的阴谋
争和平,为人民
... ... ...
在谈判中国共双方有着怎样的表现?
国民党:秘密印发反共的《剿匪手本》,暴露其假和平,真备战的面目。
共产党:为了和平,做出了许多重大让步,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共产党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发动外线作战,向国民党统治区进攻的战略方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时间:1947.6.30
军队: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指挥:刘伯承、邓小平
... ... ...
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为什么首先选择挺进大别山?
1、国民党兵力空虚。
2、大别山战略位置重要:它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
3、老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好。
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意义?
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南京和武汉,像一把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
《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2 新课导入 1、抗战胜利以后,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2、国共双方在抗战胜利后对中国的前途分别有何态度或者主张? 3、抗战之..
《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学习目标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了解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
发布于:2020-06-14 13:38:12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894—1895年 发动侵华甲午战争,割占台湾
1897年 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一战期间 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 ...
一、全民族的抗战
1、爆发原因:日本为什么会走上侵略的道路,并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中国?
根本原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
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
历史原因:“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中国近、弱、肥
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
国际 英法美的绥靖之风盛行
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课文及历史纵横)
(1)九· 一八事变 1931.9.18 攻占沈阳,侵占东北(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2)一· 二八事变 1932.1.28 袭击上海
(3)建立伪满洲国 1932.3
(4)华北事变 1935 日军入关,威逼平津
... ... ...
2、全民族的抗战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抗战史实: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 ...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①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表示准备抗战 。
④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⑤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确立。
... ... ...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全面抗战路线
(1)制订:
时间:1937年
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2)实施:
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3)战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毛泽东《论持久战》
1、敌强我弱
2、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 抗日力量
1、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
2、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
3、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
... ... ...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背景:日军占领平津以后,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①淞沪会战 1937.8—1937.11(姚子青、谢晋元)上海失守
②太原会战 太原失守
平型关大捷 1937.9 抗战首次胜利
③徐州会战 1937.9—1937.11 时间最长的会战
台儿庄大捷 1938.3
④武汉会战 1937.12—1938.5
... ... ...
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第一,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
第二,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
第三,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1,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致破裂;
2,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全民族抗击日寇的持久战。
... ... ...
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 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一个连自己生命都不爱惜的人怎会珍惜别人的生命;
现实原因:日军意在灭亡中国因而意在用屠杀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日军进攻南京后物资及其不足。
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牢记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死灰复燃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 ... ...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时间:1940年下半年
指挥者:彭德怀
目的:为了克服投降危险,振奋抗战军民的信心,打破日军的封锁保围
战线: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战果: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意义: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达到了打击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远征缅甸(1942——1945年)
原因: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侵入我国云南境内。
目的: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3、胜利意义:
国内: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战胜利不仅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
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 ...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日本:其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是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
②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也是日本战败、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1)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4)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5)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6)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
... ... ...
《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学习目标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问题引导 1931年,当日本人的枪..
发布于:2020-06-11 13:34:31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1: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请思考: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状况如何?
增长,但非常缓慢,时有减少。
英国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 ...
二、战争经过
主犯:英、法
帮凶:美、俄
1、第一阶段:(1856—1858)广州—天津 中英签订《天津条约》
2、第二阶段:(1858—1860)天津—北京 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
3、《天津条约》的内容:
《天津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淡水、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⑤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4、《北京条约》的内容:
《北京条约》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准许华工出国;
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
... ... ...
一、选择题
1.(2006重庆)“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 “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2.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历时150年才完全建成,却在侵略者的一把大火中被烧毁,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创伤。圆明园被烧毁是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清朝因其版图形似枫叶而得名“枫叶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蚕食这片“枫叶”的国家中获得领土最多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4.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要求增加通商口岸
C.要求在中国驻扎军队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 ...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原因、以及影响。 了解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记住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地点、历史意义。 了解沙俄侵..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温故知新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使得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
发布于:2020-05-25 17:46:19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第一年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3.我军什么时候转入反攻作战?其标志是什么?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 ...
材料一 东北野战军拥有12个纵队、17个独立师及步兵、骑兵、炮兵、坦克团约70万人的强大军事力量,加上地方武装,总兵力超过百万,军事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相比之下,国民党力量仅有四个兵团和一个增援兵团约60万人。
材料二 人民军队已控制了东北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国民党军队固守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座孤城,补给主要靠空运。
材料三 到1948年8月,东北解放区面积已占东北全境的百分之九十七,区内人口占东北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六。
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为突破口,有利条件有哪些?大家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理解:
解放军兵力在五大战场中唯一超过国民党军队。
孤立分散,补给困难,或战或守意图未定。
东北根据地支援战争物质力量雄厚,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
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战争。
... ... ...
一、三大战役
1、时间: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1948年9月─ 11月
林彪 罗荣桓
解放东北全境
1948年11月─ 49年1月
刘、陈邓、粟 谭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8年10月─ 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意义: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战略决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学习目标 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问题..
发布于:2020-05-25 17:34:52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内容标准:
1.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一、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思考一:七七事变是偶发事件,还是蓄意挑衅?
七七事变是日军精心策划,蓄意挑衅。
因为:1、日军先举行军事演习,为调兵遣将作了准备,为士兵失踪的借口留下伏笔。
2、演习地点选择在卢沟桥附近,这是当时北平通往南方和京外各地的唯一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
3、强行入城遭拒,日军当即开炮轰击,这说明日军早已准备扩大事端。
... ... ...
2、平津保卫战——英雄的赞歌
思考二: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抗日战争。日本的侵略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各界群众投入抗战。因此,无论从战争的范围,还是从涉及的群众面来说,抗日战争已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转化为七七事变后的全民族抗战。
3.凇沪会战
八一三事件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 上海失守
... ... ...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A、中国共产党的倡导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态度
⑴ 反映迅速
⑵ 观点鲜明、立场坚定
B、国民党抗日态度的变化
⑴变化的表现
言谈表态的变化
军事部署的变化
(2)变化的原因
①国难当头,若再妥协退让,必失民心,政权可能不保.
②日军进攻上海,逼近南京,已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生存,有关切身利益,已无退缩余地.
C、国共两党达成协议
1937年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送交国共合作宣言。
17日,中共派周恩来等同国民党谈判两党合作问题。
8月22日,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9月22日,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D.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历史意义
中国只有动员全民族的力量进行抵抗,才能有救国的前途.统一战线集政府、党派、军队、人民为一体,汇合全民族的力量进行全面抗战,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深厚基础.
... ... ...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地点:宛平城
3、性质:日本挑起的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4、影响:揭开了中华全民族的伟大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1、时间:1937年8月13日
2、谢晋元与800壮士,英勇抵抗日军的侵略
3、结果:上海失陷,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年12月13日 南京陷落
2、地点:南京
3、具体实例:把关在幕府山的5万七千南京同胞驱至下关,用机枪扫射,然后焚尸灭迹。
4、手段:枪杀、砍头、剖腹、挖心、砍剁四肢、强奸中国妇女、抢劫市民财物
... ... ...
1.学校要制作一部抗日战争的专题片,小李负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这一部分内容,他要重点寻找的历史材料( )
A.八一三事变 B.七七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国共第二次合作
2.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认输达三十万以上的城市是( )
A.上海 B.北京 C.重庆 D.南京
《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学习目标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
发布于:2020-05-25 16:44:38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知识与能力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主要代表,列举其维新活动,培养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讲述“戊戌变法”主要经过,培养口头方式陈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编排历史短剧或进行角色扮演,生动创设“公车上书”、康荣论辩、“戊戌政变”等历史情境加深对维新派人物和思想主张的认识。
列举19世纪末变法维新运动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梳理运动发展线索,构建知识框架。
拓展讨论戊戌变法背景、失败原因、历史作用,增强从历史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维新人士在民族危亡关头积极追求新知、探索救国出路,甚至为此牺牲生命的爱国情怀和变革精神。
综合分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一步认识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实现近代化、实现独立富强的最大障碍。
1.能够说出维新派代表人物,列举19世纪末维新运动的重大历史事件。
2.知道“戊戌变法”的时间、主要领导者,了解变法诏令的主要内容。
1.通过分析戊戌变法诏令内容,认识变法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2.讨论百日维新失败原因,认识推翻封建制度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 ... ...
戊戌变法运动
1.背景:甲午战败,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洋务运动的教训;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
2.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3.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公车上书
警世洪钟《天演论》
戊戌六君子就义
5.结局:失败
失败的原因:
一般认为,戊戌变法变法失败主要是由于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力量过于弱小,同时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根本原因),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2.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事实证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6.历史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7.历史意义
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 ... ...
三、百日维新
1898.6颁布“定国是诏”
光绪皇帝(1871-1908),即爱新觉罗.载,庙号德宗,年号光绪,醇亲王之子。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无嗣,载入继为帝,当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七日起亲政,但朝政大权仍由慈禧太后实际控制。1908年11月4日突然猝死,疑被毒死。
百日维新主要内容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
... ... ...
1.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2.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 )
A.西方军事技术 B.西方政治制度
C.西方经济技术 D.西方自然科学
3.康有为等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废除科举制度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建立了北洋海军
D.促进了思想启蒙
4.鲁迅在回忆读一本书的情形时写道:“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你认为他所读的这本书最有可能阐述的观点是( )
A.“以夷制夷”
B.“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戊戌变法》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
《戊戌变法》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和康、梁的维新思想; 2.熟悉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应诏统筹全局折》等知识点; 3.掌握..
《戊戌变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维新变法 领导阶级和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 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兴起:公车上书 发展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高潮:百日维新(戊戌..
发布于:2020-05-25 16:27:41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约翰·拉贝,德国人,1908年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雇员,在中国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经商。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园里(今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内),也挤进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并为他们提供保护。
他的日记和其他文字中记述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暴行。他还精心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做了翔实的说明。《拉贝日记》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史料。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
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狂妄的日军面前,中国人民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了哪些罪行呢?
... ... ...
共同探究下列问题:国共两党有着十几年的血海深仇,那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能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能抛弃前嫌,与国民党携手合作,共同抗日,这又说明了什么?
原因:日本的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最能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2 内容标准: 1.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
发布于:2020-05-25 15:13:29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
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外联系日益增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人们社会生活随之发生变化。
1、交通的变化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1、轿子、马车、木船
2、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
3、汽车(20世纪初)、电车(1906)
4、火车(1876)、轮船(1865)、飞机(1909)
... ... ...
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
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首先拥有它的是在沿海做生意的西商。
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汽车是由德国人本茨在1885年发明的,距当时仅17年。对广大的中国百姓来说,不仅见所未见,而且也闻所未闻。当一位'好事者'西洋人黎恒时将这个怪物带到上海时,上海人大开眼界,这是汽车首次传入中国。
... ... ...
2、邮政、通讯和娱乐的变化
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
【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
(1)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 ... ...
【广播影视的普及】
(1)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上海)。
(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3)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4)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1)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在电影发明仅仅10年后,中国就有了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2)《难夫难妻》——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
(3)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电影。同年8月,有声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 ... ...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辛亥革命期间,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等成为社会潮流。
习俗风尚的变革
(1)礼仪: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2)称谓:大人、老爷、奶奶—先生、君、夫人、太太、小姐
(3)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
(4)葬礼:厚葬、土葬—文明、简洁、火葬
(5)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6)观念:旧道德、旧礼教——民主、平等
1)西方文明的冲击
2)中国先进阶层的推动
... ... ...
探究: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
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
《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PPT课件2 一骑红尘妃子笑;野渡无人舟自横。从这些诗句中,你能说说中国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吗? 近代中国又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时..
《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PPT课件 学习目标 以张謇举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
发布于:2020-05-25 15:00:18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知道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口号、主要阵地、内容。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3、列举陈独秀、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了解他们的贡献。
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
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 ... ...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新文化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
2、运动口号
民主 科学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①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②宣传马克思主义先驱
③著《狂人日记》,反封建的民主斗士
④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4、运动主阵地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 ... ...
旧道德(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夫为妇纲:嫁鸡随鸡
五常:仁·义·礼·智·信
包括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权利平等
... ... ...
①开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②口号:“民主”“科学”
③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④阵地:《新青年》
⑤内容:四“提倡”、 四“反对”
⑥意义:性质+作用
《新文化运动》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青年》与新文化阵营 1.背景 袁世凯下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立国的根本,以此来抑制民主、自由、平等思想。 2.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
《新文化运动》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
《新文化运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君主专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袁世凯为首的北洋..
发布于:2020-05-25 14:30:56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以张謇举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清代共有114名状元,其中有一名状元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他中了状元却不热衷于做官,而是辞官回乡办实业和教育,办博物苑等,这位奇特的人物就是张謇。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指出,“轻纺工业,不要忘记张謇”。
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学而优则仕”,但考中状元的张謇,后来却为什么“弃官从商”、执意创办实业呢?毛泽东为什么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呢?张謇的“实业救国”事业是否一帆风顺呢?
... ... ...
请与小组同学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受西方文明影响,中西结合,土洋并存。如穿西装、中山装、改良旗袍,吃西餐,看电影,文明婚葬礼等等。习俗的变化主要在沿海大城市显著,乡村受影响较小,变化不大。
材料二 西方侵略者打开了中国大门,冲击了中国传统风俗,带来了西方文明;民国的建立,政府倡导废除旧俗,学习西方;民众热衷追求西方文明。
(1)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出现了哪些变化?
穿西装、中山装、改良旗袍,吃西餐,看电影,文明婚葬礼等等。
(2)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社会的这些变化?
这些变化体现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变化的原因有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的改造、民众热衷追求西方文明等。但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这些新鲜事物(变化)还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而且,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PPT课件3 导言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 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
《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PPT课件2 一骑红尘妃子笑;野渡无人舟自横。从这些诗句中,你能说说中国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吗? 近代中国又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时..
发布于:2020-05-25 14:29:40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虎门销烟》。你知道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吗?为什么英国发动的这场战争被称为鸦片战争?它怎样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 ... ...
学完本课后大家都知道是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战争结果是中国失败了,还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有同学提出了如下问题,我们来帮他解决:中英鸦片战争是由“茶叶”和“鸦片”这两种植物引起的吗?那同学们还知道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吗?
不是,因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的市场,所以有没有“茶叶”和“鸦片”这两种植物都不会影响到这个根本原因。
中国战败的原因:①清朝的政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军队战斗力弱。②英国军事装备先进,又是蓄谋侵略。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统治的腐朽,因而无法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较量中取胜。
《两次鸦片战争》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PPT 第一部分内容: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战前的实力对比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经济方面 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落后的自..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原因、以及影响。 了解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记住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地点、历史意义。 了解沙俄侵..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温故知新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
发布于:2020-05-25 14:06:43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及中国人民的反抗。
... ... ...
阅读材料:
英法侵略军到了北京城外,首先绕到西北郊的圆明园,抢夺园内的金银财宝,并劫走所有能搬动的珍贵文物,然后纵火焚毁了全园建筑。这个经过清朝一百多年经营、汇集中国人民血汗的结晶,中西结合、聚集古今艺术品而成的壮丽宫殿和园林,顿时变成了废墟。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在公元1861年写给朋友的信中,愤怒地斥责英法侵略者的这一罪行。他写道:“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物的条件下,圆明园大规模地遭到蹂躏。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材料所述“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野蛮人”的观点是否恰当?
不恰当。英法联军的贪婪、强盗本性,疯狂地破坏了人类文化遗产,是对他们是“文明人”的绝妙讽刺。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原因、以及影响。 了解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记住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地点、历史意义。 了解沙俄侵..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温故知新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使得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
发布于:2020-05-25 13:57:47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黄埔军异军突起,锐不可当。你知道,为什么能这样吗?”“你给我讲讲,为什么呀?”……“黄埔的教学在当今的中国绝无仅有,如今你所认识的所有军队都是军阀的私人军队。唯有黄埔军,是革命党的革命军。他们有理想,有纪律,听命令,服指挥,打仗不为升官发财,不为占据地盘,而是为了(革命)党,为了主义。这还了得吗?了不得。”……这是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右图)中国国民革命元老级人物董建昌与后来成为一个信仰坚定的革命军人、为抗战胜利乃至新中国诞生立下汗马功劳的共产党员杨立仁之间的一场对话。
黄埔军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学校?它与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有何关系?
... ... ...
共同探究下列问题:有人说,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削弱了共产党,不利于革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需要正确理解共产党员为什么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产党当时力量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种形式容易被国民党接受,也有利于共产党以合法身份公开领导工人运动,但是国共合作并不是共产党并入国民党,无论在政治上、思想上还是组织上,共产党都没有消亡,还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言之有理即可)
《北伐战争》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的召开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
《北伐战争》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2.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3.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4.分析北..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开辟新的发展道路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一)国际角度 联系当时的国际背景,思考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国际因素的影响? 共产国际积..
发布于:2020-05-25 13:05:42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的果实,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统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一、袁世凯独裁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内阁总理:唐绍仪
陆军总长:段祺瑞
内务总长:赵秉钧
海军总长:刘冠雄
外交总长:陆征祥
交通总长:施肇基
财政总长:熊希龄
司法总长:王宠惠
教育总长:蔡元培
农林总长:宋教仁
工商总长:陈其美
... ... ...
二次革命为什么失败?
1.北洋军力量的强大,帝国主义大力支持袁世凯
2.国民党内部力量的涣散
3.未能发动和组织群众
... ... ...
二、袁世凯称帝
今袁背弃前盟,暴行帝制,解散自治会,而闾阎无安民矣;解散国会,而国家无正论矣;滥用公款,谋杀人才,而陷国家于危险之地位矣;假民党狱,而良懦多为无辜矣。有此四者,国无不亡!······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郊祀之典礼未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讨袁宣言》节选
想一想:袁世凯复辟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了?
袁世凯称帝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孙中山领导的全国人民反袁斗争轰轰烈烈的进行
帝国主义对其丧失信心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缺乏群众基础以及北洋军阀内部矛盾
... ... ...
三、军阀混战
材料: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根据上述表格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PT课件2 一、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政治上: 1、迁都北京; 2、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消弱革命派的力..
《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PT课件 情境导入 1912年3月,袁世凯宣读了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暇秽,谨守宪法的誓词,如愿以偿地就任临时大总统职。此后,袁世凯能够..
《北洋军阀的统治》近代化的起步PPT课件2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时间: 1912年3月 2、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封建买办政府 ..
发布于:2020-05-25 13:02:23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1、创建兴中会
2、建立中国同盟会
3、提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在内容上怎样对应?
... ... ...
三、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元旦
都城:南京
选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历法:改用公历
纪元:以中华民国纪元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2)它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 ...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进步。
(2)它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 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2)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 ...
新课小结
背景:民族危机、资本主义
兴起—创建兴中会
发展—建立中国同盟会
高潮—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 )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
结果—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评价—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推翻帝制
失败: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 ... ...
巩固练习:
1、学校要举办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
A、创立中国同盟会 B、组织公车上书
C、提出三民主义 D、成立中华民国
2、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的是( )
A、没有真正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4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错误的是: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北洋军阀政权(1912--1928) 191219161928 袁世凯的统治 军阀割据 (一..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厘清概念 辛亥革命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发布于:2020-05-25 12:34:39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有一天,孙中山为清朝一位提督的家人治病。他看见一批衣衫褴褛的犯人正要被处决,他们的身上拴着铁链,都在凄惨地喊冤,几个刽子手站在一边准备行刑。 孙中山问一个官员,他们都审问了没有?为什么喊冤?官员说: “这些人还用得着审问?再杀几个也不多!” 孙中山不忍再看下去。他是医生,眼看着这些人就要被杀死,却不能救他们。医生只能治人的病,却不能治国家的病,国家如果没有一个清廉的政府,那就还会有许多无辜的人被屠杀,医生再有本领又有什么用?想到这里,孙中山感到,要救人先救国,不能放弃救国的责任。
孙中山先生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 ... ...
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史学界历来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成功了,有人认为失败了,也有人认为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出理由。
提示: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北洋军阀政权(1912--1928) 191219161928 袁世凯的统治 军阀割据 (一..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厘清概念 辛亥革命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发布于:2020-05-25 11:55:34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的一座铁索桥,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为阻止红军渡河,敌人把桥面的木板抽掉了,只剩下铁链。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事情经过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途中又遇到哪些艰难险阻?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 ... ...
阅读下面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们在认真拜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时,有同学又提出了新问题。下面就此展开班级讨论。
(1)《七律·长征》在1935年10月完成时,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还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作者却在诗中说“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样说是不是不尊重历史事实?作者有何用意?
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相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2)说说长征的哪些伟大精神值得我们继续弘扬。
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强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持真理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等。
这是六张万里长征五星红旗党政PPT背景图片,第一PPT模板网提供精美党政类幻灯片背景图片免费下载;
发布于:2020-05-25 10:48:28
0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